漆身吞炭

漆身吞炭怎么寫好看

漆身吞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指豫讓在身上塗漆,變成浮腫癩(lài賴)瘡。喉嚨吞火炭,使聲音沙啞,伺機行刺,以為友人報仇。後以此典比喻義士毀容捨身復仇,報答知遇之恩。豫讓,春秋戰國晉國人,初事范氏、中行氏,不顯名。又為智伯家臣,受尊寵。智伯攻打趙襄子,趙襄子與韓康子、桓子合謀消滅智伯。豫讓要為智伯報仇,乃改變姓名為刑之人,充役,潛入趙襄 * 中修理廁所,帶刀行刺,被趙襄子發現,釋放他。豫讓又漆身吞炭,改變音容面貌,使人不能辨認,再暗伏橋下行刺趙襄子,馬驚,又發覺豫讓。豫讓自知不免,要求趙襄子給空衣服,用劍刺幾下。趙襄子給空衣服,豫讓跳起用劍三次刺空衣服,說道:“我可以報答智伯於地下了!”於是用劍 * 。此典又作“吞炭漆身”、“豫讓國士”、“趙廁”、“炭欲吞”、“斬空衣”、“吞炭”、“豫讓橋”、“擊衣”、“漆身”。

【出典】:

《史記》卷86《刺客列傳·豫讓》2519,2520,2521頁:“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晉大夫范吉射)及中行氏(晉大夫中行寅),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襄子、荀瑤、六卿中勢力最強),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晉大夫趙毋恤),趙襄子與韓(晉大夫韓康子)、魏(桓子)合謀滅智伯。”“豫讓遁逃山中,”“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卒(shì試,通“釋”)去之。”“豫讓又漆身為厲(lài賴,通“癩”,癩瘡。膝有毒,接觸皮膚多患浮腫癩瘡),吞炭為啞(yǎ雅,吞炭壞嗓,使聲音沙啞),使形狀不可知,”“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當過之橋(汾橋,今山西太市境)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也。”“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是)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於是襄子大義之(認為他有義氣),乃使(派遣)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 * 。”

【例句】:

晉·壽《三國志·魏書·毋丘儉傳》裴松之註:“斯義苟立,雖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實佩荊卿金之賜,竊感豫讓國士之分矣。” 江淹《別賦》:“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 北周·庾信《擬詠懷》之六:“直言珠可吐,寧知炭欲吞。”唐·李白《東海有勇婦》:“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 宋·黃庭堅《見子瞻粲字賦詩》:“忠言願回天,不忍學吞炭。” 明·李攀龍《義士李國卿歸骨長山》:“風色田橫館,寒雲豫讓橋。” 清·徐乾學《北征》之六:“程嬰存祀義,豫讓報恩心。” 清·納蘭性德《詠史》之二:“一死難酬國士知,漆身吞炭只贈悲。” 清·黃景仁《烈士行》:“擊衣呼豫讓,向風刎田光。” 清·震《易水歌》:“報仇更比漆身苦,兩人後先得死所。”


並列 把漆塗在身上,使皮膚生癩瘡,吞下木炭,改變嗓音。為報答知己或報深仇大恨,不惜自殘以達目的。語出《史記·刺客列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明·朱鼎《玉鏡台記·新亭流涕》:“我自願漆身吞炭,嘗膽臥薪,同心協力期雪恥,須歃血為誓。”△褒義。用於表示處事方式方面。→臥薪嘗膽 ↔樂不思。 也作“吞炭漆身”。

詞語分解

  • 漆身的解釋 .以漆塗身。 戰國 晉 豫讓 為 智伯 復仇事。《戰國策·趙策一》:“ 豫讓 又漆身為厲,滅鬚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為
  • 吞炭的解釋 .指吞咽火炭毀嗓子。《尸子》卷下:“昔 夏桀 之時……曼聲吞炭,內闌而不歌,飛鳥鎩翼,走獸決蹄。”.謂報恩。用 豫讓 吞炭事。《梁書·侯景傳》:“福祿官榮,自是天爵,勞而後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

歷史典故推薦:一籌莫展

籌:籌碼,引申為計策。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比喻毫無辦法。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誓師》:“下官史可法,日日經略中原,究竟一籌莫展。” 主謂 籌,籌劃,計畫。比喻無計可施,一點辦法也沒有。清·孔尚任《桃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漆身吞炭歷史

相關歷史

漆身吞炭_漆身吞炭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