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煨乾避濕

煨乾避濕

幼兒溺床,母親寧肯以身體暖乾濕處,而讓幼兒臥處常乾。形容母親養育兒女的慈愛與勞苦。元.李行道《灰闌記》四折:“生下這孩兒,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乾避濕,不知受了多少辛苦。”亦作“煨乾就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體分,煨乾就濕母艱辛。”


並列 指用體溫把濕處焐乾。形容慈母哺育、養護兒女的辛勞。元·李行道《灰闌記》4折:“生下這孩兒,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多用於描寫母親養育子女的艱辛。→推燥居濕。也作“煨乾就濕”、“偎乾就濕”。

煨乾避濕字典分解

成語煨乾避濕的解釋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同“煨乾就濕”

也學習下:煨芋【歷史典故】

源見“懶殘煨半芋”。多指方外之遇。明 高啟《過海雲院贈及長老》詩:“紫藤塢里歸逢雪,煨芋曾煩慰客愁。”清 汪懋麟《送高念東予告歸里和司農公韻》:“蕭寺閒行煨芋少,虛壇夜禮降真多。”

煨乾避濕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