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則筆,削則削

歷史字典解釋

筆:指記載。削:指刪除。古代文字書於竹簡,刪改時要用刀颳去竹上的字。 記載的記載,刪除的刪除。 古時形容修改文字。語出《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說紐約的飲食起居》:“做到不敷衍,不賣賬,也是不容易。……孔子便不賣賬。筆則筆,削則削,門人不能贊一辭。”也引作〔削則削,筆則筆〕。《漢書.禮樂志》:“有司請定法,削則削,筆則筆,救時務也。”

歷史典故推薦:臍脂自照

同“燃臍”。宋 蘇軾《郿塢》詩:“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筆則筆,削則削歷史

相關歷史

筆則筆,削則削_筆則筆,削則削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