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伏韜

伏韜

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中項,伏韜。以一矢復命。”《國語.晉語九》:“鄭人擊我。吾伏韜衉血,鼓音不衰。”伏韜,仆倒在弓套上。後常以指為國捐軀或浴血奮戰。唐 王維《為曹將軍謝寫真表》:“願死藝於伏韜,誓殺身於鳴轂。”明 唐順之《謝賜銀幣表》:“臣竊愧恩深力淺,任重才疏,敢忘伏韜,益思敵愾。”

伏韜字典分解

伏的解釋 伏 fú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 低下去:此起彼伏。 屈服,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伏。降龍

韜的解釋 韜 (韜) tāo 弓或劍的套子。 隱藏,隱蔽:韜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韜晦”)。 用兵的謀略:韜鈐。韜略。 筆畫數:14; 部首:韋;

多看看:伏龍岡【歷史地名】

在今北京市房山區東。《方輿紀要》卷11良鄉縣:伏龍岡“在縣西十里, 以形勢蜿蜒而名”。

伏韜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