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救我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三《劉瑾用事》:“逮李夢陽下錦衣衛獄,……將置之死。時翰林修撰康海與夢陽同有才名,各自負不相下。……強之再,夢陽乃以片紙書數字,曰:‘對山救我,唯對山為能救我。’對山者,海別號也。”
明代康海的別號為“對山”。明正德年間,李夢陽因反對大宦官劉瑾被捕入獄,曾秘密傳一紙片給康海,上寫“對山救我”,次日獲釋。後因用為呼友援救或救助友人之典。
清.章炳麟《詠南海康氏》:“北上金台望國氛,‘對山救我’帶猶存。”此處用光緒皇帝給康有為等人的衣帶詔的事引喻救援意。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三《劉瑾用事》:“逮李夢陽下錦衣衛獄,……將置之死。時翰林修撰康海與夢陽同有才名,各自負不相下。……強之再,夢陽乃以片紙書數字,曰:‘對山救我,唯對山為能救我。’對山者,海別號也。”
明代康海的別號為“對山”。明正德年間,李夢陽因反對大宦官劉瑾被捕入獄,曾秘密傳一紙片給康海,上寫“對山救我”,次日獲釋。後因用為呼友援救或救助友人之典。
清.章炳麟《詠南海康氏》:“北上金台望國氛,‘對山救我’帶猶存。”此處用光緒皇帝給康有為等人的衣帶詔的事引喻救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