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鴻毛
漢代司馬遷因受到李陵一案的牽連而獲罪受宮刑。他在給友人任安的信中說:“我祖輩並沒有顯赫的功勞,家中也沒有皇上頒賜的特權憑證,擔任太史令一職,和卜官、巫祝一類相似,在皇上眼裡,不過是樂師優伶一樣的人,也是被世人所輕視的。如果我伏法被處死刑,不過像九頭牛身上掉了一根毫毛,和死掉一隻螻蛄、螞蟻有什麼兩樣?世人並不認為我是為了堅持氣節而死,不過認為我是罪行嚴重,無法脫免,最終被殺罷了。為什麼呢?這是由我的職事和地位所決定的。人早晚都有一死,有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死比鴻毛還要輕,因為死的目的不同啊!”後以此典表明生死價值的懸殊。
【出典】:
《漢書》卷62《司馬遷傳》2732頁:“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秦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例句】:
唐·房玄齡《晉書·皇甫謐傳》:“輕若鴻毛,重若泥沉,損之不得,測之愈深”。 唐·李白《結襪子》:“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唐·韓愈《貞元峽》:“漂船擺石萬瓦裂,咫尺性命輕鴻毛”。 唐·劉禹錫《謝中書張相公啟》:“身侔蟬冀,何以受恩?死輕鴻毛,固得其所。” 唐·白居易《田布贈右僕射制》:“今有重義如泰山,輕生如鴻毛,死而不朽者。” 唐·李商隱《寄獻舊府開封公》:“酬思撫身世,未覺輕鴻毛。” 宋·蘇軾《次韻劉京兆石林亭之作》:“況比百株石,鴻毛與泰山。” 宋·蘇軾《和陶詠三良》:“此生泰山重,忽作鴻毛遺。” 宋·張元乾《拜顏魯公像》:“死重泰山古所難,杞鬼竊柄猶偷安。” 明·于謙《無題》之2:“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6回:“梅伯死輕如鴻毛,有何惜哉?” 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65回:“子鮮之誓,重於泰山矣。” 清·趙執信《寄洪昉思》:“垂堂高坐本難安,身外鴻毛擲一官。”
並列 鴻毛,鴻雁的毛。比喻輕重懸殊。語本《戰國策·楚策四》:“是以國權輕於鴻毛,而積禍重於丘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用於兩者之間的比較。→雲泥之別 鳴毛山嶽 鴻毛太山 ↔半斤八兩 銖兩悉稱
泰山鴻毛字典分解
成語泰山鴻毛的解釋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泰山的解釋 (1) [Mount Taishan]∶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
鴻毛的解釋 [a goose feather—something very light or insignificant] 鴻雁的毛,比喻極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