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敗之辱
三敗之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指魯國(都曲阜,今山東曲阜)將領曹沫(mò莫)與齊國三戰皆敗,他怎樣洗雪恥辱。後以此典比喻為國雪恥、收復失地。曹沫,即曹劌(guì貴),一作曹翽(huì會)。春秋時任魯國將領,與齊國作戰,三次都失敗。魯莊公害怕,便割讓遂(今山東肥城南)地求和。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攻魯,他求見魯莊公,隨魯莊公戰於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等齊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叫魯莊公鳴鼓進,結果得勝。齊桓公與魯莊公在柯(今山東陽谷東)地會見並訂立和約。當齊桓公與魯莊公在土壇上訂約時,曹沫突然拿著匕首脅迫齊桓公。齊桓公隨從人員都不敢動,只得問道:“您有什麼要求?”曹沫說:“齊國強大而魯國弱小,以大國侵略小國,也太過份。現在魯國城牆如果塌下來,就會壓在齊國的邊境上,您應當考慮這種狀況。”齊桓公便答應全部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等齊桓公說完後,曹沫便放下匕首走下土壇,回到面向北邊的臣子們座位上,面色不改,談吐如舊。齊桓公惱怒,想要違背自己諾言。管仲說:“不行。貪小利而圖自己快意,就會在諸侯面前喪失信用,失去天下各國支持,不如把土地給他。”於是齊桓公便歸還魯國被侵占之土地。曹沫三次戰敗所失去之土地,全部都還給魯國。
【出典】:
《史記》卷86《刺客列傳·曹沫》2515、2516頁:“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戰敗逃走)。魯莊公(姬同)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之首)許與魯會於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土台)上,曹沫執匕首(短劍,其頭象湯匙)劫(脅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古代國君向南坐,群臣向北朝),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通“背”,違背)其約。管仲(名夷吾,齊大臣,他修國政,整軍隊,輔齊桓公成就霸業)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
【例句】:
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選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
偏正 春秋時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戰三敗。魯莊公乃獻遂邑之地以和。齊桓公許與魯會於柯,將盟,曹沫持匕首劫齊桓公於壇上,桓公乃許盡還所侵之地。後因此事為始敗而終雪前恥之典。漢·李陵《答蘇武書》:“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含褒義。→臥薪嘗膽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辱的解釋 辱 ǔ 羞恥:羞辱。恥辱。 使受到羞恥:辱罵。侮辱。折辱。 謙辭,表示承蒙:辱承。辱賜。 玷污,辜負:辱沒(?)。辱命。玷辱。 寵榮 筆畫數:; 部首:辰;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深山長谷
見“深山窮谷”。宋·曾鞏《南軒記》:“此吾之所以求於內者,得其時則行,守~而不出者,非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敗之辱歷史
猜你喜歡
毛公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安徽廬江縣東北。西終吉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山東省曲阜龍源壩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西省全南縣西北部斗訟律的歷史解釋
斗鬥唐律第八篇名。北杯蛇的歷史解釋
同杯弓蛇影。明歸有光五馬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北贊皇縣東十里杜錫的歷史解釋
西晉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宋忠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人。洪武末,為平居無事的歷史解釋
戰國策齊策五此夫差平直城縣的歷史解釋
北魏置,為金城郡治。楊巷鎮的歷史解釋
亦作楊港鎮。即今江蘇姜皎的歷史解釋
生卒唐秦州上邽人。柔負屈銜冤的歷史解釋
遭受冤屈。宋羅燁醉翁王承的歷史解釋
南朝梁人,字安期,祖史館修撰的歷史解釋
官名。唐玄宗天寶以後獨流鎮的歷史解釋
又名獨流口。即今天津牛衣病臥的歷史解釋
源見牛衣對泣。形容貧湘報的歷史解釋
報紙名。清光緒二十四平舒城的歷史解釋
在今陝西華陰市西北六董澤的歷史解釋
又作董池陂董澤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