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文繡
歷史字典解釋:
《孟子.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趙岐註:“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後以“膏粱文繡”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紅樓夢》一一五回:“在小侄年幼,雖不知文章為何物,然將讀過的細味起來,那膏粱文繡,比著令聞廣譽,真是不啻百倍的了。”廖仲愷《史堅如石像開幕演說》:“史家裡的進士、翰林、舉人都有,實生在鐘鼎榮華之家,是一個高粱文繡的子弟。”
並列 舊時指富貴家庭的奢華生活。也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出《孟子·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廖仲愷《史堅如石像開幕演說》:“實生在鐘鼎榮華之家,是一個膏粱文繡的子弟。”△用於描寫生活富有。→膏粱錦繡 膏粱紈袴 紈袴子弟。也作“膏粱人家”。
詞語分解
- 膏粱的解釋 ∶肥肉和細糧。泛指肥美的食物膏粱之味。;;《孟子;告子》膏粱厚味 ∶借指富貴人家子弟伯子常自矜蔭籍之美,謂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與下官耳。;;《宋書;荀伯子傳》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 文繡的解釋 .刺繡華美的絲織品或衣服。《墨子·節葬下》:“文繡素練,大鞅萬領。”《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廢華采,去文繡,未必無美人也。” 明 唐順之 《雁訓》:“且令聞被躬,安事文繡哉?” 梁啓超 《論 *
歷史典故推薦:櫛發耨苗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聖人之用兵也,若櫛發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膏粱文繡_膏粱文繡介紹_歷史知識](/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膏粱文繡_膏粱文繡介紹_歷史知識](/img/c/93a/cmbw5yb1NWdpp2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猜你喜歡:
![膏粱文繡_膏粱文繡介紹_歷史知識](/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