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曲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被劉邦圍於垓下,兵少食盡,四面楚歌,“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馳騁);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後遂以“別姬”、“別騅”或“拔山曲”、“帳中歌”寫英雄末路無可奈何的心情。
北周.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之二十六:“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又《擬連珠》:“帳里悲歌,而虞姬永別。”宋.陸游《項王祠》詩:“時時常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窮途艱。”又以“拔山力”、“蓋世心”言力大志高。唐.李白《擬恨賦》:“若乃項王虎鬥,白日爭暉;拔山力盡,蓋世心違。”
拔山曲字典分解
拔山的解釋 (1).比喻力大。《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蓋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 玄宗 《巡省途次
曲國語字典 曲 (⑥麯) qū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zh?)。曲筆(a.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b.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