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歷史字典解釋

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聽。形容情景很悽慘、很殘酷。康有為《大同書》乙部:“若將其坑降(xiáng)之跡演以雜劇,累一月描寫之,當無人不惻動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矣。”(坑降:活埋投降者。)魯迅《記念和珍君》:“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也作【目不忍見,耳不堪聞】。清.葉燮《詩.內篇》:“想其時,言為之禍,必有出於目不忍見,耳不忍聞者。”也單作【耳不忍聞】。《中國的西北角.賀蘭山的四邊.十一》:“其啟行也,數日前號泣震地,耳不忍聞。”


其他 不忍心看不忍心聽。形容情狀極其殘酷、悲慘。康有為《大同書》乙部:“若將其坑降之跡演以雜劇,累一月描寫之,當無人不惻動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矣。”△多用於評價事物方面。→慘不忍睹慘不忍聞。也作“耳不堪聞”、“目不忍睹”、“目不忍見”、“目不忍視”。

歷史典故推薦:鷗鳥相依

同“鷗鷺忘機”。前蜀 韋莊《村居書事》詩:“年年耕與釣,鷗鳥已相依。” 見“鷗鷺忘機”。唐·韋莊《村居書事》:“年年耕與釣,鷗鳥已相依。”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目不忍視,耳不忍聞歷史

相關歷史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_目不忍視,耳不忍聞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