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罪引慝
謂引咎自責。《書.大禹謨》:“〔舜〕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蔡沈集傳:“負罪,自負其罪,不敢以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為父母之慝也。”清 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負罪引慝,思古無訧,際人倫之窮者,何厚於自責也?”
並列 慝,罪惡。把罪惡歸在自己身上。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思古無憂,際人倫之窮者,何厚於自責也?”△多用於人的品性方面。→引咎自責
負罪引慝字典分解
成語負罪引慝的解釋 指引咎自責。
負罪的解釋 [bear accusation] 負有罪責;身擔罪名負罪潛逃
引慝的解釋 承認罪過。《書·大禹謨》:“帝初於 歷山 ,往于田,日號泣於旻天,於父母,負罪引慝。” 唐 柳宗元 《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天子加惠羣臣而引慝焉,德至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