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語與了語

歷史字典解釋

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即桓玄,因為南郡公,故稱)與荊州(即殷仲堪,晉武帝時曾授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故稱)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晉時著名畫家)曰:‘火燒平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音liú zhào,出時在靈柩前招魂的幡旗)。’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為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此事又見《晉書.顧愷之傳》。

“了語”指說到盡頭、一了無遺的話;“危語”,指危險聳聽的話。後人常說“危言聳聽”或本源於此。“矛頭淅米”、“盲人瞎馬”常用以比喻處境極其危險。“咄咄逼人”則常形容氣勢逼迫,使人驚懼困窘。

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王修)善隸行,與(王)羲之善,故殆窮其妙。……子敬(王獻之,羲之子)每省修書,雲‘咄咄逼人’。”(見唐.彥遠《法書要錄》卷一)

詞語分解

  • 危語的解釋 使人害怕的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 與 殷荊州 語次,因共作了語……次復作危語。 桓 曰:‘矛頭淅米劒頭炊。’ 殷 曰:‘百歲老翁攀枯枝。’ 顧 曰:‘井上轆轤臥嬰兒
  • 了語的解釋 盡頭話,屬於一種機智的戲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 ( 玄 )與 殷荊州 ( 仲堪 )語次,因共作了語。 顧愷之 曰:‘火燒平原無遺燎。’ 桓 曰:‘白布纏棺豎旒旐。’

歷史典故推薦:哀兵必勝

《老子》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王弼註:“抗,舉也;加,當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勝。”指勢均力敵的兩軍相戰時,充滿激憤的一方,有必死決心,故能制敵取勝。後多用以比喻因受壓迫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危語與了語歷史

相關歷史

危語與了語_危語與了語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