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政出多門

政出多門

門,門戶,宗派。政出多門,形容主張不一致,各行其是。公元前529年,晉昭公邀諸侯會盟於平丘。在盟會上,鄭國大夫子產力爭向晉國少納貢賦。他說,諸侯之間休息甲兵,不搞戰爭,是好事。但是作為霸主的晉國催征貢賦的使臣無月不至,逼令小國完納,使得小國無法生存。決定小國生存還是滅亡,就看今天了。會議從中午一直開到晚上,晉國才同意子產的要求。簽訂盟約之後,子太叔責備子產說:“如果諸侯為此前來討伐鄭國,不是更難對付嗎?”子產說:“晉國政事出於很多家族,他們自己先不能一心一德,苟且偷安尚且不及,哪裡還有力量討伐別的國家。一個國家不和別國力爭,就會遭到欺凌,還成什麼個國家?”

【出典】:

《左傳·昭公十三年》:“及盟,子產爭承,曰:‘……諸侯靖兵,好以為事。行理之命,無月不至。貢之無藝,小國有闕,所以得罪也。諸侯修盟,存小國也。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將在今矣。’自日中以爭,至於昏,晉人許之。既盟,子太叔咎之曰:‘諸侯若討,其可瀆乎?’子產曰:‘晉政多門,貳偷之不暇,何暇討?國不競亦陵,何國之為?’”

【例句】:

唐·姚思廉《梁書·武帝記》上:“政出多門,亂其階矣!”


主謂 政令由許多部門發出。形容領導不力,權力分散,局面混亂。語本《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漢自威靈以來,上失其道,~,宦官之亂才息,董卓之禍復興。”△貶義。多用於行政管理方面。→政令不一

政出多門字典分解

成語政出多門的解釋 原意是政令出自幾個卿大夫的門下。指中央領導軟弱,國家權力分散。

多門的解釋 (1).謂頒令之處很多。《左傳·襄公三十年》:“﹝ 陳 ﹞政多門。” 杜預 註:“政不由一人。”《左傳·昭公十三年》:“ 晉 政多門。” 杜預 註:“政不出一家

多看看:政學會【歷史知識】

清末立憲團體。成立於宣統三年(1911),成員僅限於資政院議員,為首者有汪榮寶等,鏇即分化。

政出多門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