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

歷史字典解釋

同樣的言論,有人說出來使人相信,這表明說話之前,說話人必定是人們信得過的;同樣的法令,有的人執行得通,這表明法令之外,還須看執法者本身是否誠信昭著。語出《貞觀政要.誠信》引《文子》:“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淮南子.繆稱訓》:“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亂,蓋情甚乎叫呼也。無諸己,求諸人,古今未之聞也。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誠在令外也。”《後漢書.宣二王傳.論》:“語曰:‘同言而信,則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則誠在令外。’不其然乎?”李賢註:“真偽之跡既殊,人之信否亦異。”《新唐書魏徵傳》:“征事曰:傳又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然則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從,令無誠也。”

歷史典故推薦:煙不出火不進

老舍《四世同堂》七九:“孫七太太是個四十來歲,永遠煙不出火不進的,不惹人注意的婦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歷史

相關歷史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_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