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箭鶴
唐.薛用弱《集異記.徐佐卿》:“明皇天寶十三載,重陽日,獵於沙苑。雲間有孤鶴徊翔焉。上親御弧矢,一發而中。其鶴則帶箭徐墜,將及地丈許,歘然矯翰,西南而逝……益州城有明月觀焉,每有自稱青城道士徐佐卿者,一歲率三四而至焉。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謂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為飛矢所加,尋已無恙矣。然此箭非人間所有,吾留之於壁上,後年箭主到此,即宜付之。……”
徐佐卿化鶴遊戲人間,被唐明以箭射中。帶箭而飛,至明月觀,掛箭留壁,以待明皇幸蜀時認領。後以“帶箭鶴”比喻神仙遊戲人間之典。
宋.陸游《劍南詩稿》卷七十八《堅頑》:“雖殊帶箭鶴,要是脫鉤魚。”
帶箭鶴字典分解
鶴國語字典 鶴 (鶴) hè 鳥類的一屬,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邊,吃魚、昆蟲或植物:鶴立。鶴髮(f?)。鶴壽。鶴駕。鶴長鳧短。 筆畫數:15; 部首:鳥;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