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歷史字典解釋

多聽各方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只聽一面之辭,就會昏暗不明。語出《資治通鑑.唐紀.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范祖禹《唐鑒》卷三引作“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郭沫若《文姬》四幕:“曹操:古人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看來是一點也不錯的。”葉昌金《誤解》(《長江日報》1993年2月11日):“所以對待人言也決不會偏聽,而只能是兼聽,‘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見“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郭沫若《蔡文姬》:“曹操:古人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看來一點也不錯的。”

詞語分解

  • 兼聽的解釋 .廣泛聽取意見。《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聽獨斷。”《荀子·君道》:“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漢書·董仲舒傳》:“廣覽兼聽,極羣下之知,盡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 宋 曾鞏 《再乞登對

歷史典故推薦:識塗馬

同“識途老馬”。清 黃遵憲《題樵野丈運甓齋話別圖》詩:“謂我識塗馬,召我來咨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歷史

相關歷史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_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