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畏斯文墜

歷史字典解釋

論語.子》:“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自視為文化遺產(斯文)的代表,他在困厄中把自己的命運同天是否“喪斯文”聯繫在一起,表現了一種唯心主義的樂觀態度。後常用作文士慨嘆命運的典故,也用以稱美文士。

唐.賁《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尋疑天意喪斯文,故選茅峰寄白雲。”此用以對自己的不得意狀況表示不滿。又唐.李鹹用《九江和人贈生》:“天畏斯文墜,憑君助素風。”此用“天未喪斯文”意,讚美陳生的文才。

歷史典故推薦:中行

借指中庸之道,清姚鼐《方侍廬先生墓志銘》: “先生默默, 獨守中行。 ” ●《易·泰》、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 朋亡,得尚於中行。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 《易》爻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天畏斯文墜歷史

相關歷史

天畏斯文墜_天畏斯文墜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