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大長秋

大長秋

官名。西漢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將行置。或用士人,或用宦者,宣達皇后旨意,領受皇帝詔命,與詹事(中少府)、中太僕等並為皇后宮高級官員。秩二千石。有丞一員。東漢省詹事(中少府)、中太僕等官後,成為管理皇后官事務的最高官員,其職尊顯,多由高級宦官遷任。屬官有中宮仆、中宮謁者令、中宮尚書、中宮私府令、中宮永巷令、中宮黃門冗從僕射、中宮署令、中宮藥長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沿置,領諸宦者,管理宮闈。或任士人。梁、陳領黃門、中署、奚官暴室、華林等署。魏、晉、宋三品,梁九班,陳五品、秩二千石;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二品上,二十三年複次職令,改為從三品。北齊改名“長秋卿”。


官名。在秦朝和西漢初期,稱將行,由宦者擔任,掌宣中宮命。漢景帝中六年,改稱大長秋,或用宦者,或用士人。成帝鴻嘉三年省詹事官,其職並歸大長秋,大長秋則兼掌皇后、太子家事(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到東漢,用宦者,官俸二千石,掌宣中宮命,凡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見者,則傳稟通報。皇后出,則跟隨(見《後漢書·百官志》)。《後漢書·皇后紀》:“後遂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濟陰王。”其後各朝多沿置,晉、齊、梁、陳稱大長秋,北魏稱大長秋卿,北齊稱長秋寺卿,隋煬帝改內侍省為長秋監。

大長秋字典分解

大長秋的解釋 官名。 漢 置,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職掌為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

大長的解釋 首領。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使東三省尚在,而 滿洲 大長得以兼統漢人,吾民猶勉自抑制以事之。”骨牌用語。《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道:‘有了一副

秋國語字典 秋 (⑥鞦) qi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氣爽。 莊

多學學:大明宮【歷史知識】

唐宮名。位於長安禁苑東南,南接京城北面。因在太極宮(西內)東北,故稱東內。貞觀八年(634),太宗(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避暑需要,取城北龍首原高地修建。始名永安宮,次年,改名大明宮。後改名蓬萊宮、含元宮。長安元年(701),復名大明宮。宮城東西三里,南北五里,略呈楔形。內有含元、宣政、麟德等殿並閣、省、院及樓台池亭。龍朔三年(663)起,高宗移居此宮。後諸帝多在此聽政。唐末軍閥混戰,堙毀於戰

大長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