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田
田:通“畋”,打獵。燒毀山林以獵取野獸。比喻索取一空,不留餘地。《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漢.劉向《說苑.權謀》:“焚林而田,得獸雖多而明年無復也;乾澤而漁,得魚雖多而明年無復也。”亦作“焚林而畋”。宋.秦觀《李訓論》:“焚林而畋,明年無獸;竭澤而漁,明年無魚。”亦作“焚林而獵”。《淮南子.主術訓》:“故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連動 焚,燒;田,狩獵。焚燒森林,獵取禽獸。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考慮後果。《韓非子·難一》:“~,偷取多獸,後必無獸。”△多用於利益方面。也作“焚林而獵”、“焚林而狩”、“焚藪而田”。
焚林而田字典分解
成語焚林而田的解釋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焚林的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 介之推 從 晉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隱入 綿山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