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節旄盡落

節旄盡落

節:符節,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旄(máo毛):古時旗桿頭上用旄牛尾作的裝飾。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無理扣留。匈奴單于派人多方威脅誘降,都被蘇武嚴辭拒絕。匈奴把他押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的荒原上放牧公羊,說:只有公羊生下羊羔,才讓蘇武返回漢朝。匈奴不供應他口糧,蘇武只得掘田鼠,取草籽充飢。蘇武放牧羊群,仍保持漢使的尊嚴,他手持漢節,日夜不離手,因年歲長久,漢節上的旄牛尾穗子都脫落了。後以此典歌頌蘇武堅貞不屈的氣節。

【出典】:

《漢書》卷54《蘇武傳》2463頁:“匈奴……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低,公羊),羝郛(用奶餵小羊羔,指產下羊羔)乃得歸。”“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例句】:

唐·房玄齡《晉書·何無忌傳》:“眾遂奔敗,無忌尚厲聲曰:‘取我蘇武節來!’節至,乃躬執以督戰。” 唐·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鍾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 唐·王維《隴頭吟》:“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唐·鮑溶《壯士行》:“蘇武執節歸,班超束書起。” 唐·李益《塞下曲》:“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執漢節。” 唐·賈島《巴興作》:“蘇卿持節終還漢,葛相行師自渡瀘。” 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幽囚蘇武節,棄市仲由纓。” 唐·楊憑《邊情》:“欲知北海苦辛處,看取節旄余幾多?” 宋·蘇軾《次韻王鬱林》:“漢使節空餘皓首,故侯瓜在有頹垣。” 宋·范成大《會同館》:“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語不?” 宋·劉克莊《沁園春·夢中作梅詞》:“便詔書存問,漫招處士,節旄落盡,早屈中郎。” 元·沈禧《南呂一枝花·詠雪景》:“騎驢客沖寒忍冷,牧羊徒守節持旌。” 清·王士正《趙承旨畫羊》:“牧羝落盡蘇卿節,五字河梁萬古愁。”

節旄盡落字典分解

節旄的解釋 [tail of yak no tally issued by ancient Chinese rulers as identification] 符節上裝飾的

看一看:節推【歷史知識】

宋代節度推官的簡稱。

節旄盡落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