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怪不經
荒誕而無根據。又作“詭怪不經”。出自隋王劭之事跡。王劭,字君懋,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在隋任著作郎近二十年,負責編修國史,撰有《隋書》80卷,但其所取史料多為荒誕不經之語,或街談巷議之詞,沒有任何價值,未流傳下來。
【出典】:
《隋書》69《王劭傳》1609頁:“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采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
【例句】:
清·永瑢、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42《子部·小說家類三》酉陽雜俎條,評論該書有許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
偏正 荒謬妄誕不合常理。《隋書·王劭傳》:“多錄口敕,又采~之語及委巷之言。”△貶義。用於言論或行事方面。 →荒誕不經 ↔入情入理
迂怪不經字典分解
成語迂怪不經的解釋 迂曲妄誕不合常理。
迂怪的解釋 (1).指神怪。 三國 魏 曹操 《精列》詩:“見期於迂怪,志意在 蓬萊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至於托雲龍,説迂怪, 豐隆 求 宓
不經的解釋 (1).不合常法。《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蔡沉 集傳:“聖人之法有盡而心則無窮,故其用刑行賞,或有所疑,則常屈法以申恩。”(2).謂不見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