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歷史字典解釋
形容好吃懶做,不學無術。子路跟著孔子周遊列國,有一天,子路遠落在後面。看見一個老人,用拐杖挑著除草農具。便問他,您看見我的老師嗎?那個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不認識五穀,誰曉得你的老師是什麼人?說完,便扶著拐杖去鋤草。
【出典】:
《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例句】:
唐·權德輿《數名詩》:“四體苟不勤,安得豐菽粟。”
其他 四體,四肢。勤,辛苦,勞動。五穀,古時指稻、黍、稷、麥、菽,今泛指各種農作物。脫離勞動生產,分不清常見的農作物。語出《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康式昭、奎曾《大學春秋》:“真所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給大學生丟臉!”△貶義。多用於指不參加生產勞動。→不稼不穡 ↔能文能武 身體力行。也省作“四體不勤”。
詞語分解
- 四體的解釋 ∶指人的四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書法中指真、草、隸、篆四種字型詳細解釋.四肢。《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晉 陶潛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四體誠已疲,庶無異患乾。” 清
- 不分的解釋 .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後進, 庾 猶不分。”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
歷史典故推薦:魚目亂珠
漢·魏伯陽《參同契》卷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有取世智稱為佛智,猶如魚目而亂明珠,不可雷同事須甄別。”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歷史
猜你喜歡
黃田鋪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東始興縣東北。滕脩的歷史解釋
西晉南陽西鄂今河南南新安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安徽祁門縣西一百陳集原的歷史解釋
瀧州開陽今廣東羅寧東女將軍的歷史解釋
女官名。太平天國設定劉翰清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武進人,字愷生酒泉的歷史解釋
春秋周邑。左傳莊公二向宗良的歷史解釋
宋開封人,字景弼。向使功不如使過的歷史解釋
後漢書索盧放傳今天下陸時雍的歷史解釋
明浙江歸安人,字幼淳萬牲園的歷史解釋
即今北京動物園前身。宋守約的歷史解釋
開封酸棗今河南延津西西安州的歷史解釋
北魏置,治所在大興郡挾纊的歷史解釋
左傳宣公十二年冬,楚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歷史解釋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盡信禁江的歷史解釋
又名涇江。在今江西湖張繼祚的歷史解釋
後唐齊王張全義子。後黍離愁的歷史解釋
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曹宇的歷史解釋
字彭祖。曹操子。魏文西秦會館的歷史解釋
又稱關帝廟。俗名陝西
相關歷史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_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