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則不威

歷史字典解釋

重:莊重。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舊時強調做人要儀態端莊。語出《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元.喬孟符《金錢記》三折:“你是個讀書人,檢書冊與聖人對面,便好道君子不重則不威,枉了你窮九經三史,諸子百家。”清.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四:“一日,見文成疾趨,諭之曰:‘汝遠到之器,當持以凝重。君子不重則不成。’文成終身誦之。”也單引〔不重則不威〕。《三國志.吳志.虞翻傳》:“()策好馳騁遊獵,翻諫曰:‘夫君人者不重則不威……願少留意。’”

詞語分解

  • 君子的解釋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論語》君

歷史典故推薦:作事不時

做事做的不是時候。《左傳.昭公八年》:“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彫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怨讟( ㄉㄨˊ ú 毒):痛恨而有怨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君子不重則不威歷史

相關歷史

君子不重則不威_君子不重則不威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