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矛戟

矛戟

《世說新語.賞譽》:“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肅肅如入廊廟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廟,琅琅但見禮樂器。見鍾士季,如觀武庫,但睹矛戟。’”

三國時,魏人鍾會字士季,少有才名,胸懷異志。他曾任司徒之職,為鎮西將軍,與鄧艾、諸葛緒分兵滅蜀。裴楷見到他,說如觀武庫,但覩矛戟,由此可見其鋒芒畢露的肅殺之氣。

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復進出矛戟,昭然開鼎彝。”唐.任華《寄李白》:“見說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此處用裴楷語,稱美李白才思不凡,鋒芒逼人。

矛戟字典分解

矛戟的解釋 矛和戟。亦用以泛稱兵器。《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荀子·榮辱》:“傷人之(一作以)言,深於矛戟。”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

矛的解釋 矛 máo 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頭。 盾 筆畫數:5; 部首:矛; 筆順編號:54523

戟的解釋 戟 jǐ 古代一種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兵器:鉤戟。戟指。鐵戟。青銅戟。 筆畫數:12; 部首:戈; 筆順編號:122511121534

也學習下:【歷史知識】

古代兵器。用以刺殺,以石、青銅或鐵製成,裝有竹木質的秘(柄)。青銅時代的矛,整器是在長秘上安裝青銅製矛頭,有的秘下端有銅鐏。考古學上常將矛頭簡稱為矛,由身、骸兩部分構成。身前端為鋒,中線為脊,兩側有刃,下部中空用以插秘為骸。骸側往往有一或成對的環狀鈕。石矛出現於石器時代,青銅矛出現於商代,戰國時出現鐵矛。商代的青銅矛多寬大,春秋以下多細長。矛

矛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