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端倪
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張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
唐.張旭,著名書法家,世稱其為“草聖”。韓愈稱讚張旭書法鬼斧神工,變化莫測。後遂以“不可端倪”為稱譽書法、文章變化莫測之典。
清.王晫《今世說.文學》:“或誦近所為詩歌共質,間以諧謔,晌午,猶不肯成一字。同人來相敦迫,方始振筆直書,濤怒雲舒,不可端倪。”
偏正 端,頭緒。倪,邊際。找不著頭緒,摸不著邊際。形容變化莫測。語本《莊子·大宗師》:“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清·方宗誠《古文簡要序》:“其理千條萬緒,變變化化,~。”△多用於變化大方面。
不可端倪字典分解
成語不可端倪的解釋 端倪:頭緒。找不著頭緒。形容變化莫測。
不可的解釋 (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學不可以已
端倪的解釋 (1) [general shape;clue;inkling]∶事情的頭緒跡象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莊子·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