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庠

膠庠怎么寫好看

膠庠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玄註:“東膠亦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又《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周時稱大學為膠,稱國小為庠。後世以“膠庠”通稱學校。《梁書.裴子野傳》:“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獎後進。”清 孔尚任《桃花扇.哄丁》:“讀詩書不愧膠庠,畏先聖洋洋靈顯。”

詞語分解

  • 膠庠的解釋 周 代學校名。 周 時膠為大學,庠為國小。後世通稱學校為“膠庠”。語本《禮記·王制》:“ 周 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梁書·裴子野傳》:“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奬後進,庶一夔
  • 膠的字典解釋 膠 (膠) ā 黏性物質,有用動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膠質。膠原。鰾膠。乳膠。萬能膠。如膠似漆。膠合板。 用橡膠樹的分泌物製成的有彈性的物質:橡膠。膠鞋。膠皮。膠布。 有黏性
  • 庠的字典解釋 庠 á 古代稱學校:庠序(古代鄉學,泛指學校)。庠生。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驪龍不見珠

比喻才華未為人知。唐牟融《寄周韶州》詩: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參見:○探驪獲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膠庠歷史

相關歷史

膠庠_膠庠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