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分茅列土

分茅列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引漢 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五色土為壇。皇子封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歸國以立社,謂之茅社。”《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李善注引《尚書緯》:“天子社,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將封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為社。”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泥土賜於被封者,象徵授於土地和權力。後以“分茅列土”謂分封侯位和土地。唐 張說《延州豆盧使君萬泉縣主薛氏神道碑》:“大聖天后,鍊石補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啟弄孫之美色。”


見“分茅裂土”。仲平《三巡閱發表後的吳佩孚》:“此次曹錕大封功臣,~,產出了三個大巡閱使來。”

分茅列土字典分解

成語分茅列土的解釋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的解釋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晉書·八王傳贊》:“有 晉 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恆典。” 唐

列土的解釋 分封土地。《漢書·谷永傳》:“方制海內非為天子,列土封疆非為諸侯,皆以為民也。”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元 揭傒斯

多看看:分房減口【歷史典故】

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元無名氏《契約文字》楔子:“如今為這六料不收,上司言語,著俺分房減口。兄弟你守著祖業,俺兩口兒到他邦外府,趕熟去來。”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家族》:“今有迫於人口多者,每有分身減口之語。” 並列 舊時荒年,人口多者每使部分人口外出逃荒,以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元·無名氏《契約文字》楔子:“如今為

分茅列土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