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瓶竭罍恥

瓶竭罍恥

《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朱熹集傳:“言瓶資於罍而罍資瓶,猶父母與子相依為命也,故瓶罄矣,乃罍之恥。”後因以“瓶竭罍恥”喻休戚與共,痛癢相關。宋 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強,緩急足以灌輸河北,瓶竭則罍恥,唇亡則齒寒。”

瓶竭罍恥字典分解

成語瓶竭罍恥的解釋 1.語本《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謂不能分多予寡。後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亦用以比喻與彼方關係密切﹐若不救助﹐深以為恥。

罍恥的解釋 (1).語本《詩·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尚盈而缾已竭,喻不能分多予寡,為在位者之恥。後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

順便了解:瓶 (缾) 侯國【歷史地名】

西漢置,屬瑯邪郡。治所在今山東臨朐縣東南三十里。一說在今安丘市南。《漢書·高惠帝後文功臣表》: 文帝十四年 (前166),封孫單為缾侯。景帝前三年 (前154),國除。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又封菑川靖王子成為缾侯。王莽時國廢。

瓶竭罍恥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