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拼音:zōu
五筆編碼:QVBH倉頡:NSNL
筆劃:共 7 劃鄒的康熙字典筆劃:鄒:12;鄒:17;
注音:ㄗㄡ鄒的
分解查字:芻阝(chuer)繁體字:鄒
鄒
部首:阝 讀音為:雙耳旁兒(shuāng'ěrpángér) 雙耳刀兒(shuāng'ěrdāoér) 左(右)耳刀兒(zuǒ'ěrdāoér)五筆編碼:QVBH倉頡:NSNL
筆劃:共 7 劃鄒的康熙字典筆劃:鄒:12;鄒:17;
注音:ㄗㄡ鄒的
分解查字:芻阝(chuer)繁體字:鄒
康熙字典【備考】【酉集】【邑字部】鄒
【龍龕】俗鄒字。
(鄒)【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𠀤音騶。
【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
【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又通作騶。
【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又姓。
【廣韻】漢有鄒陽。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
【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
【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鄒。互詳前郰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