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
拼音:táng 注音:ㄊㄤˊ
五筆編碼:JIPF 倉頡:LIFBG
筆劃:共 17 劃康熙字典筆劃:螳:17;
部首:蟲 分解查字:蟲堂(chongtang)
五筆編碼:JIPF 倉頡:LIFBG
筆劃:共 17 劃康熙字典筆劃:螳:17;
部首:蟲 分解查字:蟲堂(chongtang)
康熙字典【申集中】【蟲字部】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
【說文】螳螂也。
【禮·月令】仲夏螳螂生。
【註】螳螂,螵蛸母也。
【揚子·方言】螳螂謂之髦。
【郭註】有斧蟲也,江東呼爲石蜋。又名齕肬。
【吳越春秋】夫秋蟬登高樹,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
【莊子·人閒世】女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韓詩外傳】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御曰:其爲蟲也,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又水名。
【水經注】沂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又縣名。
【華陽國志】螳螂縣出銀、鉛、白銅、雜藥,有螳螂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