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
拼音:qìn
倉頡:EP 五筆編碼:INY
部首:氵 讀音為:三點水兒(sāndiǎnshuǐér)沁的
注音:ㄑㄧㄣˋ康熙字典筆劃:沁:8;
筆劃:共 7 劃沁的分解查字:氵心(shuixin)
倉頡:EP 五筆編碼:INY
部首:氵 讀音為:三點水兒(sāndiǎnshuǐér)沁的
注音:ㄑㄧㄣˋ康熙字典筆劃:沁:8;
筆劃:共 7 劃沁的分解查字:氵心(shuixin)
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鴆切,音鈊。水名。
【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
【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
【注】卽洎水。
【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又州名。
【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
【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又【集韻】所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滲。義𠀤同。又以物探水也。
【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
【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又思林切,音心。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