羆
五筆編碼:LFCO 倉頡:WLGIF
拼音:pí注音:ㄆㄧˊ 部首:罒 讀音為:四字頭兒(sìzìtóuér)
筆劃:共 14 劃 康熙字典筆劃:羆:20;
分解查字:罷灬(bahuo)
拼音:pí注音:ㄆㄧˊ 部首:罒 讀音為:四字頭兒(sìzìtóuér)
筆劃:共 14 劃 康熙字典筆劃:羆:20;
分解查字:罷灬(bahuo)
羆
繁體字:羆羆的康熙字典【未集中】【網字部】羆
〔古文〕𥀦𥀍𥀧【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陂。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猛多力,能拔樹木。
【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於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
【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
【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
【詩·小雅】維熊維羆。又人名。
【書·舜典】讓於朱虎熊羆。
【註】四臣名。又【韻補】葉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葉上綺字下纚字。
考證:〔【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謹照原書釋畜改釋獸。憨悍改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