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是誰的弟弟 馬謖失街亭是敗給了誰失街亭的原因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他是諸葛亮身邊的紅人,他也是“紙上談兵”、“言過其實”的代言人,馬謖其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見《三國志。蜀書。馬謖傳》)馬謖在軍事上是很有見地的,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次失敗就毀了自己的一生,這是諸葛亮的無奈,更是馬謖的悲劇。

馬氏五常 白眉最良

馬謖是誰的弟弟 馬謖失街亭是敗給了誰失街亭的原因馬謖一家五個兄弟,個個都是才華橫溢之人,為此揚名鄉里,馬謖的哥哥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襄陽宜城人,馬謖之兄,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讚譽。建安十四年,劉備擔任荊州牧,徵召馬良為州從事。馬良與諸葛亮關係友善,曾奉命出使東吳,受到孫權恭敬的接待。章武元年,劉備建立起了自己的蜀漢政權,馬良就跟隨劉備做事,第二年,劉備讓馬良去招納安撫蠻夷部落,在馬良的遊說下,各部落表示願意回響劉備的號召,不幸的是,這一年,馬良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遇害身亡。子承父業,劉備封馬良的兒子馬秉為騎都尉。

哥哥馬良是個難得的人才,馬謖作為其弟,才華雖然不及哥哥,但是也是個人才。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劉備入川時,馬謖跟隨大軍同行,因為其擅長謀略,而深得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軍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談,徹夜謀劃。被諸葛亮稱為“曠世奇才”,漢高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人各有其才,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方面,馬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謀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夠在運籌帷幄和能戰善戰之間平衡,當馬謖在這兩者之間無法平衡的時候,街亭失守就成為了必然。

據史載:“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他的才華被諸葛亮所賞識,並且諸葛亮很相信馬謖,他經常要詢問馬謖對一件事的看法,徵求馬謖的意見和建議,綜合考量,而他們的主公劉備,一直對馬謖的才能有所質疑,就算是在臨死之前也不忘交代諸葛亮,這人不靠譜,要看緊點馬謖,不要讓他亂來。此話一說出後,諸葛亮也就算聽了,不過,他依然相信馬謖,為什麼劉備如此交代,諸葛亮還不聽取劉備的勸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馬謖的確如他所說的,是個人才。

眾所周知,馬謖自從與哥哥馬良一同為蜀漢政權賣命,馬謖為諸葛亮做過很多事情,是諸葛亮的高級參謀,也是蜀漢政權的智囊團成員之一,他曾經跟隨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針對南人難以馴服的特點,馬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攻心策略。短時間內難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歸順於你。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意見,不久,諸葛亮斬殺雍闓,並且他赦免了孟獲,這一策略被諸葛亮實施為“七擒孟獲”,從而保證了南方邊境的安寧。針對蜀國“兵馬疲蔽”,民怨沸騰,馬謖適時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休養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馬謖的計謀,諸葛亮成功地離間魏國曹睿、司馬懿君臣,為北伐奠定了勝利基礎,才使得諸葛亮敗夏侯,收姜維,破羌兵,滅王郎,緊接著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舉國震驚。看他獻平南之策時,可以發現他對戰爭的驚人洞察力;看他獻反司馬懿和曹睿之計,又看出他算計之工巧。而敗後,馬謖知罪伏法,絲毫不強調客觀原因來替自己洗罪,也沒有利用與孔明私交甚厚來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沒有一絲怨言。

馬謖失街亭誰之過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由於這次戰爭的重要性,諸葛亮決定親自上陣,並聲東擊西,傳出訊息,要攻打郿城,魏軍得到這個情報自然增大兵力去防守郿城,趁此機會,諸葛亮率軍從西路撲向祁山,魏國毫無防備,節節敗退。蜀軍乘勝進軍,危機關頭魏明帝曹叡,派張頜率軍到祁山去抵抗,自己也親自去祁山督戰。此時,決戰的時刻又來來臨了,諸葛亮習慣性地去找馬謖商量計策,並且將馬謖任命為他的先鋒,左右的人都反對諸葛亮的這個決定,要知道馬謖基本不上戰場的,對戰場地勢、布陣之類的實踐經驗太少,而他要面臨的對手是魏國的老將,這次作戰的先鋒說什麼也該委派有經驗的將領,但是諸葛亮不聽,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參軍馬謖領導諸軍,後于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將領張郃的進攻。

馬謖上了戰場後,僅憑著自己在書上學來的知識和少量的實踐經驗,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部署軍隊。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計畫,放棄了水源地而將軍隊設定在山上,軍隊的調度也顯得很混亂,這時,馬謖的手下王平就已經察覺這個布陣存在很大的問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聽,我行我素。曹叡的軍隊自然抓住了這個好機會,這邊張頜切斷了駐守山上的馬謖軍隊的水源,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軍隊在山上潰不成軍,四散而逃。街亭由此失守,街亭失守,馬謖難脫其責,因為是他一手指揮作案的,正是由於他急於為己證明多年苦讀兵法並非虛妄,改變了軍事目的,變阻擋為擊敗,而出奇造險。馬謖不聽王平諫阻於五路總口下寨,以為久計。

王平勸諫,駐守山上會使得我軍水源被切斷,易形成孤立被圍攻之勢,而馬謖又又以孫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街亭的失守表現的是,一個年輕人渴望證明自己的心,卻因為狂妄、無知,而害了整支軍隊,還害了自己。這件事就是諸葛亮也有責任,如若不是他舉薦馬謖,街亭可能就不會失守了,總之,街亭失守,有馬謖個人性格的使然,也有諸葛亮用人的不當,這個失街亭的責任不應該由馬謖一人來承擔。

我們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身為局外人的我們並不知道,這勝敗二字對兵家的重要性,勝敗之間是多少人的運籌帷幄,又有多少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個不是我們局外人所能了解和承擔的,也不是馬謖能承擔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