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不死秦朝會不會二世而亡?扶蘇為什麼賢名遠揚?

扶蘇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兒子,也是當時呼聲很高的秦二世的繼承人,可是讓大家失望的是,公子扶蘇不僅沒有當上繼承人最後的結局竟然是自殺而死!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結束了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的長期分裂的狀態,建立了秦朝,還自稱為“始皇”。秦始皇嬴政將中國的君主權力強有力的集中在自己手中,並且實施嚴厲的法學治國的思想。

可是,強大威武的秦王朝短短二世而亡,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要是公子扶蘇沒有死,秦朝還會只經歷了二世就亡國嗎?扶蘇這個人又有什麼能力能夠為當時的秦朝做一些貢獻呢?

在《陳涉世家》中,陳勝起義打的卻是公子扶蘇的名號,這是為什麼?因為扶蘇賢名遠揚,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只要報上扶蘇的名字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反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影響力呢?

扶蘇賢明仁慈,文治武功不弱,對百姓關懷備至,如果成為一代君王,一定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卓越的政治能力讓秦始皇都對他讚不絕口。秦始皇已經決定將他當做下一任的帝王來培養。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這個計畫破產了。

扶蘇不死秦朝會不會二世而亡?扶蘇是變得善良了的秦始皇。因為他雖然有秦始皇的文韜武略,卻沒有秦始皇的暴掠性情。所以,扶蘇在百姓中的聲望很高。這種效果也是扶蘇堅持己見的結果。

當時,秦始皇推行的是法學的思想,他的政治方針是依法治國。而扶蘇的政治理念卻是明顯的偏儒家化。秦始皇正在大力剿滅儒家文化,怎么可能讓自己最驕傲的兒子和自己唱反調,這不是明晃晃的打自己耳刮子嗎?於是,秦始皇就決定進行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他的本意是藉此舉動鎮壓秦朝日益增長的儒家風氣,他以為扶蘇以仁義孝道為先,不會反抗自己,誰知扶蘇竟然會因為此事和自己鬧不愉快。扶蘇接受不了父親殘忍暴虐的手段對付那些無辜的手無寸鐵的讀書人,於是大力進言始皇,希望始皇能夠從長遠出發,放過儒家,不要在傷害老百姓了。

兩父子因為此事對彼此都產生了一種叫做失望的感情。在扶蘇心中,父親秦始皇一直是他引以為傲的驕傲,是自己的偶像,現在這種偉大的父親的形象一下子就變成了殘暴不仁的殺人惡魔。而在秦始皇心中,扶蘇一直是一個能幹精明的孝子,是自己悉心栽培的兒子,如今一看,卻沒想到他竟是這種貪生怕死的婦人之仁的人。

父子矛盾不可調和。為了鍛鍊兒子的膽量,秦始皇將扶蘇派到邊關蒙恬的身邊,抵禦匈奴和修築長城。他希望戰爭能夠練出扶蘇的男兒血性。

扶蘇在邊關,立戰功,走基層,妥妥的有為青年一枚。百姓們知道這是秦始皇的大兒子,都覺得熬出頭的日子快到了。只要扶蘇繼位,百姓們一準兒能過上好日子。只是誰都沒有想到,巨變就在眨眼之間,秦始皇死了,留下一張聖旨居然是賜死扶蘇。

百姓們的希望破滅,扶蘇自盡。

在經歷了秦始皇的暴政之後,其鐵腕手段已經在百姓的心中和各個學派的心中留下了陰影,秦始皇要對付的就是他們,而他們想要反抗的就是秦始皇。而扶蘇的仁愛之名能夠緩和他們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扶蘇的存在就是這種矛盾之間的調和劑。他關愛百姓,百姓們對他懷有一種希冀,他是能夠帶領秦朝走向三世、四世的。扶蘇死了,胡亥繼位,這個任意妄為的小孩子,充分運用了他從父親秦始皇那裡學來的東西。但是他沒有秦始皇那樣的政治手腕,他鎮不住場子。所以,才會有各種暴動。最後秦朝才會滅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