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道的生平 盧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學地位

盧思道是北朝隋之際的詩人,他擅長的是古詩、樂府兩大類,這兩類詩的風格迥異。盧思道從小就很聰明,在他20歲的時候,北齊左僕射楊遵彥將盧思道推薦給了當時的朝廷,於是盧思道就成為了一名伴隨皇帝乘馬乘車的近臣。從此就開始了他的官場之路。

盧思道一生經歷過朝廷的更迭,做過很多官,但是卻都是官職很小的官位。一開始他入司空府,行參軍事,兼員外散騎侍郎到後來的丞相府西閤祭酒,因為他泄露了機密。接著他又歷任太子舍人,司徒府錄事參軍、京畿主簿、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在公元577年的時候,那時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執政時期,當時宇文邕滅了北齊,把盧思道留下來任職開府儀同三司。隋文帝楊堅稱帝後,盧思道仗著自己有才能又有權勢,被其他人嫉妒污衊,官途一直不通順。隋文帝派他出使陳國,遇上了盧思道母親去世,盧思道於是守孝三年。守孝期滿的時候,盧思道復出任散騎侍郎,行內史侍郎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盧思道一直官途不順呢?

盧思道的生平盧思道是一個很自傲和固執的人,曾經有一個叫劉松的人,是個專門鐫刻碑銘的,手藝很不錯。一次,盧思道背著手斜著眼看一邊正在做碑銘的劉松,態度很是傲慢,激怒了劉松。於是劉松就故意刁難盧思道,他隨意指了一塊已經完工的碑銘讓盧思道解釋是什麼意思。盧思道看了半天,沉默的走了,身後傳來劉松的譏笑聲。盧思道被劉松傷了臉面,發誓要刻苦學習報復劉松。為了這件小事,盧思道專心學習,還拜了當時有名的“北朝三才”之一的邢劭為師。學成歸來後,盧思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奚落當時的劉松。他用這幾年所學的知識作了一篇華麗的文章,結果劉松裝無辜表示自己看不懂。盧思道驕傲的說“你以為我這些年什麼都沒做嗎?我一直刻苦努力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現在你能看懂嗎?”

學成後的盧思道的才能真的很不錯,在北齊文宣帝高洋駕崩的時候,朝廷廣徵輓歌。當朝的許多文人都參與進來,但是一個人被選上的最多也就一兩首,而盧思道一人就被選上了八首。就因為這件事,有人將盧思道稱為“八米盧郎”。

這么有才華的一個人在官場上怎么就那么不順呢?這是有原因的。盧思道這個人雖然有才,卻恃才自傲,古板固執,導致了官場上屢屢得罪人。隋史上對盧思道的評價是“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北史》中有一件事情能夠證明這一點。那時候是北齊天保中期,朝廷剛剛編撰而成了前朝的史書典籍,盧思道說話肆無忌憚,講了許多壞話,但每次都會受辱而歸。另外,有一次盧思道的母親生了重病,盧思道請了假回到家裡探望母親。盧思道到了家裡發現有親屬和相親去參加叛亂了,盧思道二話沒說竟然也參與了進去。後來這次叛亂被平定,盧思道本來是應該被處死的,但是當時率軍平叛的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神舉,他素來愛才惜才,所以就沒有處死盧思道。

盧思道的一生經歷平平,但是他的詩詞卻是不凡。他的代表作《聽鳴蟬篇》詞意清切,既抒發了鄉愁,又表達了對權貴奢靡生活的批判。《從軍行》是一首古代邊塞詩中的佳作。盧思道的詩詞長於七言,對仗工整,善用典,有氣勢。他開初唐七言歌行的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有較高地位。除了詩作,盧思道還著作有《北齊興亡論》和《後周興亡論》等史論。

縱觀盧思道的一生,雖然沒有做什麼壞事,官途一直低迷,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對後朝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