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背後有什麼故事?誰是毛遂?

毛遂是戰國時期的趙國人,也是趙國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曾經因為出使楚國,促成了趙楚聯盟,從而聲名大噪,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而關於毛遂則有一個極為常見的成語,那便是毛遂自薦,這毛遂為何要自己舉薦自己?毛遂舉薦自己去做什麼事情呢?

毛遂自薦的故事,要從秦昭襄王派人攻打趙國長平那件事說起。秦王贏稷從母親宣太后手裡獲得了秦王的全部處理政事的權力,宣太后也被秦王贏稷困在後宮,直至老死。贏稷自打繼位起,秦國的王權便無法掌握,必須要依靠宣太后的能力以及將軍魏冉的權力。在這段時間,將軍魏冉為贏稷平定了季君之亂,扶持贏稷穩坐王位。於是,贏稷為了表達感謝,拜魏冉為秦相,魏冉在秦國的權勢則是更上一層樓,可以說是權傾朝野。

稚嫩的贏稷無法全權處理政事,幾年以後,他成長以來,秦國也已經變得足夠強大,能夠與大國強國一拼。秦國外部,列國展開了一系列的兼併戰爭,你爭我奪。秦國在此時機,先是和齊國結盟,形成了連橫盟約,一起攻打魏國,得到了魏國的許多的土地,從此戰國七雄中就當屬秦國、齊國、趙國三國為強國。而秦國內部,秦王贏稷始終無法全部掌握權力的現狀,也是長久以來就一直存在的。縱橫家蘇秦和燕王密約,間齊滅齊為目的,赴齊國擔當間諜。贏稷啟用范雎,奪回國政大權,同蘇秦合謀攻破齊國,特別是長平一戰,將趙國四十萬將士全部困於長平,並且全部被坑殺。

毛遂自薦背後有什麼故事?長平一戰過去,秦軍大勝,秦將白起率領大軍,很快就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此時面臨著滅國的危難,強大的秦軍就駐守在邯鄲城外,只要他們攻破了這道城門,趙國也就滅國了。在這樣危機的時候,急需外交人才出去為趙國請來支援。趙王就命令平原君趙勝出使楚國,求來救兵。

趙勝接到趙王的命令之後,馬上回到家裡,還召集了許多自己府上的門客,都是文武全才,趙勝打算帶著他們一起到楚國去。但是他不能帶上太多的人,最後決定只帶20個,可是挑來挑去,就只挑到了19個,還差一個人。這時候,毛遂就高呼,自己願意隨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趙勝看這個人面生得緊,就問毛遂在自己府上多久了,毛遂回答說是已經有三年了。趙勝一想,說:“不行,你不能同我一起去,這是大事,不可馬虎湊人數。若是賢能的人,就好比是錐子在囊中,尖尖的地方你一眼就可以看到,可是你在我府上三年,我也沒有聽人說起過你,說明你沒什麼過人之處,我為何要帶你?”毛遂說:“那是因為我今天才進入囊中,若是我早前就在,我一定會整個錐子都露出來的。”趙勝看毛遂自信滿滿,最終還是將他帶上了。

到了楚國,楚王單獨接見了平原君,但是兩人商議了很久都不出來。這時就聽到門外毛遂的聲音:“出兵是有利於楚國的事情,為何楚王遲遲不下決定!”楚王在殿中聽了,很是生氣,就問平原君“這人誰啊?”平原君回答“這個人叫毛遂,是隨我一起來的門客。”楚王朝著門外發怒“趕緊走,沒看見我和你家主人在說話嗎?”毛遂不退反進,手中握著寶劍,說“如今你我十步之遙,我隨時可以取你性命”楚王見毛遂如此勇敢,就沒有打斷毛遂的發言。毛遂說“楚王出兵幫助趙國,這樣一來趙國和楚國的情誼就很深厚了,而且秦國這個強國以後也不敢公然對抗楚國和趙國中的任何一個。另外秦王贏稷不喜歡楚國,還曾出兵攻打過楚國,所以,秦國和楚國的關係本就不好,不用在乎秦國的看法。況且,趙國若是被秦國所滅,秦國就會無比強大,楚國也就危急了。”楚王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立馬答應派兵相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