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去拼,要么等死

要么去拼,要么等死朱元璋小時候是個混飯的和尚,每天肚子餓了就得念著歪經去討飯。但他的大明王朝絕對不是討來的。那時候他身無分文,只有要飯的一雙手。後來兵荒馬亂,誰都吃不上飯,誰還管他?他只好報名從軍,壓上自己的命,說是吃軍餉是騙人的鬼話,誰都知道元朝國庫的錢不會拔給叛軍的財政局。所謂起義軍,無非是仗著人多去搶掠老百姓,老百姓不想被敲骨吸髓,那就只有加入義軍,從被搶的變成搶人的。朱元璋就是這么乾的。

當兵後的朱元璋吃得上飯了,但吃得無滋味。畢竟經常和人幹仗,真刀實槍,一不小心就掛了,命都活得不踏實,誰有心思吃?只有當官的才能坐鎮中軍帳,不用拚命,朱元璋於是奔著這條方針政策去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二十來歲的朱元璋終於在自己泥淖淤積的前半生里鯉魚打挺,倏然翻身。他雖然只是小軍官,卻深得元帥郭子興的歡心,所以大家都捧他。他也就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好不逍遙。只是好景不長,朱元璋還沒過兩天安生日子,魔障又來了。郭子興元帥非要把自己的乾閨女嫁給他。郭的閨女人稱馬大腳,那是出了名的醜,白送都沒人要的。朱元璋為了保命,只好忍辱負重,“委身”於馬大腳。

光陰已逝,轉眼間義軍已經三分天下。倒不是朱元璋有妄圖霸業的雄心,是起義軍的驚濤駭浪把他推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真可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時候逐鹿中原的還有兩張大牌,張士誠和陳友諒,哪一個不比他老朱肥三圈。所以彼時朱元璋很想議和,搞個民主聯合政府什麼的。但大家都殺紅了眼,也就由不得你高擎橄欖枝。張士誠的千軍萬馬頂著他的後背。朱元璋當然不願意無私奉獻,試問誰肯把自己的幾畝地讓給別人糟蹋?於是兩人在戰場競技,朱元璋得了金牌,張士誠帶著銀牌去了陰曹地府。

直到這時朱元璋還是願意當陳友諒的小弟,畢競人家財大氣粗,而且朱元璋是小農出身,老早就想過懷中抱子腳後蹬妻的安生日子,沒逼到份兒上,傻子才去拼個你死我活。可偏偏陳友諒要趕盡殺絕,不讓朱元璋睡個囫圇覺。既然這樣,只好草草應付了。朱元璋是心不甘情不願,打十場敗九場。直到最後老陳把老朱逼得走投無路,兩人在鄱陽湖光著膀子,裹挾千軍萬馬,大幹了一場。

天下終於塵埃落定,朱元璋死都想不到這輩子能當上皇帝。小時候他是個混飯的和尚,每天肚子餓了就得念著歪經去討飯。那時候他身無分文,只有要飯的一雙手。今天,他的這雙手握著溫潤的玉璽,在歷史的度牒上印下“朱明”兩個字。朱,是他朱元璋的朱;明,也是他朱元璋的大明。

他這一輩子,都被命運逼著向前進。飢餓、死亡、醜妻、勁敵、疲憊、痛苦,這一切,為他吹響了苦難的衝鋒號。要么去拼,要么等死。

沒有人是永動機,總能秉持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理念,一輩子不斷勸著自己去受苦受難,去自殘去自戕,去大風大浪里嗆水喝氣兒。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你我概莫能外。回頭看看朱元璋的路,又有幾步是他心甘情願邁出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歷史把每個人推上了舞台,而你能做的卻只有一件事:

迎難而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