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小說”派先驅娜塔麗·薩洛特 Nathalie Sarraute逝世。

1999年10月19日

娜塔麗·薩洛特,閨名娜塔莎·切爾尼亞克,1900年7月18日出生於舊俄的伊萬諾夫-沃孜內森斯克的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也有一說是1902年,比如《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小羅貝爾專用名詞字典》)。她父親伊爾亞是化學家,母親是作家,外祖父是沙俄時期唯一的猶太教授。她父親因受兄弟反沙皇活動的牽連,遭到流放,後來定居巴黎。1902年,父母離異後,薩洛特隨父親住在法國,也失常回到俄國的母親家。她自幼博覽群書,尤愛文學,從小就表現出很高的語言天分,可以流利地說俄語、法文和德文。她的早慧可能是她幼時的家庭不幸造成的,在《童年》中,她講述了自己從巴黎到日內瓦到彼得堡,在父親和母親之間的奔波,以及她的孤獨和抑鬱。
薩洛特少時愛好文學和登山,曾登上過歐洲最高峰勃朗峰,這對於當時的婦女來講很不容易,也足見其剛毅的性格。1921年,薩洛特在巴黎索邦大學取得英文學士學位,赴牛津大學學習歷史,後又在柏林學習文學。1922年,她在巴黎大學法律系註冊,結識了後來的丈夫雷蒙·薩洛特,雷蒙對薩洛特後來的文學創作給了極大的支持。他倆於1925年結婚,生有三個女兒。薩洛特對於律師生涯並未投入多少熱情,倒是對普魯斯特、喬伊斯、卡夫卡以及一些英國作家更感興趣,而沃爾夫、福樓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更對她產生了決定性影響。於是,她漸漸疏離了律師席,混跡在各個文學圈子裡,開始最初的文學創作。
自1932年起,如同當年許多作家,她開始在咖啡館裡著手寫作她的第一部作品,並借用生物學辭彙命名這部短篇小說集為《向性》,以表示她試圖通過人與人的相互作用、排斥、吸引、征服等相互關係來探求微妙心理現象的意圖。
1939年,為躲避戰亂,她化名尼考爾·索瓦熱(法文Sauvage也有離群索居的意思)逃到鄉下,藏身在一所寄宿學校當教員。1940年,律師團以她是猶太人為名將她除名。1942年,因麵包師舉報她不佩帶“黃星”又險些被捕。薩洛特通過丈夫(抵抗運動成員)取得假身份,偽裝成她女兒們的家庭教師,一直到法國解放。這段時期,她結合自己的創作活動,作了深刻的文學思考,寫成了四篇論文,收集在後來出版的《懷疑的時代》里。
二戰後,薩洛特並未從事律師工作。雖然身患嚴重的結核病,她仍堅持寫作。1946年完成《一個陌生人的畫像》,兩年後出版。大名鼎鼎的薩特為這位新人的這部小說寫了序,他的序言可以說是對小說的一種解釋並向文壇宣告一種新型小說家的誕生。1953年,她發表的第三部小說《馬爾特洛》被視為新小說的發軔之作。
1956年,當反傳統小說的新小說浪潮在法國興起的時候,薩洛特發表了論文集《懷疑的時代》,從而成為新小說派的理論家。在這個集子裡,她質疑了傳統的文學觀念,賦予寫作以新的意義,被認為是“新小說”的理論綱領。而其時“新小說”的其他成員阿蘭·羅布-格里耶、米歇爾·比托爾、克羅德·西蒙等還只是文壇小字輩。
1959年,出版了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天象儀》,這三部長篇小說可以說是她對新小說探索的創作實踐,三部作品對人物和情節在傳統創作中的地位提出疑問。它們雖然有人物,但非常模糊,仿佛是一些浮動的影子,而情節則變的可有可無,極不重要。這三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法國文壇作為小說家的地位。1964年,她的小說《金果》獲國際文學獎。該獎只頒發過幾屆,在薩洛特前後折桂的有博爾赫斯、貝婁、貝克特。
薩洛特從不保守。1967年,她開始為斯圖加特電台製作廣播劇《沉默》,後被搬上銀幕。這段時間及以後,她又發表劇作《靜寂》(1964)、《謊言》(1966)、《伊斯瑪》(1967)、《真美》(1973)、《她在那裡》(1980)、《是,或非》(1986)。1983年,雖然堅稱自己不善於自傳體寫作,薩洛特的《童年》卻為她贏得了較多讀者。
薩洛特一生筆耕不輟,1995年,她以96歲高齡還出版了《這兒》(Ici),而在最後的日子裡,她仍在寫作一部模仿斯特林堡《死亡之舞》的新劇,她還是在有生之年作品全集就被收入法國文學寶典“七星文庫”的第11位法國作家(1995年)。但1997年,她又出版了《打開》,大致也可算作她的遺言。這最後一部著作,也是她的最具創新之作。每個詞都有了自己的活力、局限、滑稽、規矩、怪癖和內心的隱秘,對她的評論認為她對語言的把握已入化境,非一般文人可比。
薩洛特一生寫作很有節制,也不像其他法國女作家那樣總是有一些花邊新聞。記得看過薩洛特的一些照片,童年時即非常漂亮,中老年以後更是雍容得體,這與她的文字以及對生活的追求非常諧調。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現代文學家們往往致力於研究語言符號系統,開發其潛能。薩洛特的不僅是她繼承了普魯斯特對心理意識深層的研究和精闢分析,而且成了這場文學革命的領導者,其作品的藝術風格,尤其是語言,具有著極大的革命性。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