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崔琦獲諾貝爾獎
1998年10月13日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人羅伯特·B·勞克林、德國人霍斯特·施托默和美籍華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這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後第六位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皇家科學院的公報說,施托默和崔琦1982年在利用超強磁場和低溫做實驗中發現了這種現象。一年之後,勞克林通過理論說明了上述兩人的發現。這一發現對人們進一步認識物質的普遍的結構和性質有著重要意義。三位科學家的貢獻使得人們對量子物理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促進了現代物理學新的重要理論概念的發展。
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已入美國籍,196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1982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他於1984年獲得了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奧列佛·伯克利獎,1998年還獲得了世界著名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物理獎。
勞克林1950年生於美國加州,1979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1989年起任史丹福大學教授。
施托默1949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77年獲斯圖加特大學物理學博士,1992年至今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並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998年12月,他對採訪他的記者談了治學為人之道:
崔琦認為,“獲得成功,要有一定的運氣和時機,但勤奮是基礎。”他說,他每年都要帶二三十個研究生,他們都很刻苦,往往把別人花在舞會上的時間花在了實驗室,周末不休息,一天工作10至12小時是常有的事。
一般人看來,學物理非常枯燥,不容易出成果,與學法律與商業的人相比,也掙不到大錢。但崔教授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搞物理研究只要投入,就會趣味盎然,每當有新的發現,哪怕是很微小的發現,也會享受到無窮的樂趣。
崔琦還說,要想成功,千萬不要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常常鼓勵學生們往前看,相信自己從事的是對人類有用的事業。”他說,“如果只為一日三餐,並不需要去做研究,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便可達到目的。做學問可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能對別人有用。”
崔琦指出,在相信自己的同時,還要相信別人。只有向別人敞開你的胸懷,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幫助。做到這一點對於遠離故土到異國他鄉求學的中國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要承受比別人更大的壓力,如果不能與周圍的人接近,很容易陷入孤立。
崔琦談到他的那些來自中國名牌大學的一流學生時說,“他們的考試成績非常好,但我告訴他們,做學問可不是做作業,那只是重複前人做過的事。”他打了一個比喻,就像在曠野或森林中尋找回家的路一樣,需要有開創性的探索精神。
崔琦喜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格言,而今年獲諾貝爾獎,卻是多年心血耕耘換得的大豐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這一收穫,崔教授淡淡地一笑並不直接作答,他說他將與往常一樣,在普林斯頓大學教他的書,埋頭於物理學研究,因為那是一個令他感到其樂無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