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典五國決定共同在南半球建立天文台,即歐洲南方天文台。
1962年10月5日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典五國在巴黎簽署了一份協定,決定共同在南半球建立天文台,並命名為歐洲南方天文台。
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縮寫為ESO,簡稱歐南台)由比利時、瑞典、法國、德國、荷蘭、丹麥、義大利和瑞士8國於1962年合建,現由由13個歐洲國家組成。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附近的加欣。它是歐洲天文學家合作的國際性機構。主要觀測設施建在位於智利聖地亞哥北600公里處的拉西亞山上,設有15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3.6米反射望遠鏡、3.5米新技術光學望遠鏡、1.52米攝譜望遠鏡、1米測光望遠鏡和1米施密特望遠鏡。研究領域有恆星、星系、星際物質、星系團、類星體、X射線天文學、γ射線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天文儀器與技術方法等。
1962年10月5日,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典五國在巴黎簽署了一份協定,決定共同在南半球建立天文台,並命名為歐洲南方天文台。後來陸續有丹麥、芬蘭、義大利、葡萄牙、瑞士、英國、西班牙、捷克共和國加入。歐洲南方天文台的選址工作始於1950年代中期,那時曾向非洲的卡洛沙漠派出考察隊。1960年代中期,歐洲南方天文台考察了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瑪沙漠,最終選定這裡作為台址。1969年3月25日,歐洲南方天文台在阿塔卡瑪沙漠南部的拉西拉山正式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