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真,筆名琦君,台灣知名作家。(2006年逝世)。
1917年7月24日潘希真,筆名琦君,祖籍浙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灣,她是一位散文家,著作等身,除散文外也著有數篇短篇小說。她的文字清新,筆下常帶感情,其在記敘中國大陸家鄉生活的散文特別出色。
琦君的散文常被中學課本收為教課內容,此外她所著的短篇小說橘子紅了則被公共電視台改拍為連續劇。
琦君,1918年生,台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歲就讀於教會中學,後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台灣,在法務部門工作了26年,並任台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包括《煙愁》《細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著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琦君在為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訴說著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著幽幽的愴痛。1949年的大遷徙、大分裂,使得渡海來台的大陸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樂園”的痛楚,思鄉懷舊便很自然地成為他們主要的寫作題材了。林海音寫活了老北京的“城南舊事”,而琦君筆下的杭州,也處處洋溢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讀琦君作品的讀者都會感覺到琦君的母親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寫得最感人的幾篇文章幾乎都是寫她母親。可以說母親是琦君最重要的創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親意象是一位舊社會中相當典型的賢妻良母,充滿了“母心、佛心”。──但這並不是琦君文章著力之處,而是琦君寫到她母親因父親納妾,夫妻恩情中斷,而遭受到種種的不幸與委屈,這才是琦君寫得刻骨銘心、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斷。看過琦君膾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讀者,我想沒有人會忘記二媽頭上耀武揚威的髮髻是如何刺痛著琦君母親的心的。琦君替她母親鳴不平,為她母親立碑作傳,忠實地記錄下一位菩薩心腸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拋棄後,是如何默默地承受著非人的痛苦與屈辱。當然,琦君母親的故事,只有在從前舊中國社會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會發生。
猜你喜歡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虎門條約》。
南非退出大英國協
納依和約簽訂。
巴黎條約。
應聯合國秘書長的邀請,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正式出席聯合國大會。
西薩摩亞獨立。
一艘載有1414名乘客和海員的薩拉姆98號客輪,在沙烏地阿拉伯杜巴開往埃及薩法加期間,於離洪加達70公里處之紅海海面沉沒。目前已找到300多名生還者和近200多具浮屍。
環保組織起訴美兩機構幫助設計三峽大壩
中國選手李琰獲第十五屆冬奧會速滑金獎
中美洲國家組織成立
比利時各城市獲得解放,1944年9月9日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給索非亞大學帶來了根本的轉變。
首屆“華羅庚數學獎”在京頒發。
卡爾·林奈,被譽為“分類學之父”,著名博物學家
《簡明華夏百科全書》出版
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舉行第十一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