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劉天華逝世
1932年6月8日劉天華是我國30年代的國樂大師,由於他在創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國的國樂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為開拓和發展我國民族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劉天華生活的時代,正值內憂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叫花子胡琴要飯的笛”一語道出了當時民族音樂的社會地位。就在那樣的環境裡,劉天華抱定“改進國樂”的堅定信念,在崎嶇坎坷的路上奮戰了20年,培養造就了一批優秀的民族音樂演奏家,創作了幾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練習曲。人們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光明行》、《苦悶之謳》、《獨弦操》、《燭影搖紅》等都是他創作的。劉天華對我國民間音樂也作了許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為在天橋收集“吵子會”鑼鼓譜,在與民間藝人接觸中,不幸染上猩紅熱病醫治無效而病逝的,時年僅37歲。
劉天華一生是相當清貧的,雖然他在大學任教,但那時教育經費緊張,教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劉天華對於貧窮毫不介意,一心一意地投身到音樂事業中,他經常對妻子說:“大丈夫唯患事業之無成,家有賢內助,貧困何足慮”。
劉天華對待自己的學生如同對待子弟,非常誠懇負責。學生無論聰明與否,他都認真教導。他從來不說“沒有天才”、“學不出來”等刺傷學生自尊心的話。對於後進的學生,他總是諄諄教導他們:“你某處練得很好,不過某處還需多下些功夫。如果別人練上1小時,你便練上2個小時,使你的成績和他相等,不必灰心失望”。
有一次,一名外國女音樂家邀劉天華到美國去開音樂會,他婉言謝絕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他回答說:“不去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我自己的技術還沒有能達到頂點,我作曲的內容還不能算豐富;第二點是因為同行的外國人,她的鋼琴和獨奏技術並不出人頭第,恐怕到了美國,不但不能把國樂的優點充分地表現出來,倒反帶累了國樂,使它在國際間不能獲得應有的地位。10年以後,有了充分的準備再去不遲。不去則已,一去必須使國樂在世界上占有光明的地位”。
劉天華的音樂思想是以繼承民族優秀遺產為基礎,借鑑外來技巧為輔助,來發展我國民族音樂藝術。他主張:“要把音樂普及到一般民眾中去”,“反對音樂成為貴族的玩具”;他提倡“一方面採取本國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與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反對“全盤西化”和復古國粹派。
劉天華為國樂的昌盛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病逝以後,人們把他葬在北京香山附近一個林木環繞的山上。十年動亂中,劉天華的墓碑被砸成碎塊,但是,墓碑主人為我國音樂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卻永遠不會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