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詩人普希金逝世

1837年2月9日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國偉大詩人、近代文學奠基人。他出身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有很多藏書,叔父又是名詩人,當時俄國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們家的座上客。環境的影響,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歲便學著寫詩了。12歲時,普希金進入彼得堡的皇村學校,在那裡他從進步教師身上接受了不少自由主義思想。1812年的衛國戰爭對普希金影響很大,他賦詩陳詞,流露出一片民族愛國熱忱。普希金這時在校內外已小有名氣,很受當時俄國著名作家傑爾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7年,普希金從皇村學校畢業,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職。這個時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躍。他寫了一些歌頌自由、反對專制的詩篇(《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1818;《鄉村》,1819,等)。1820年,普希金髮表了他的第一部敘事詩《魯斯蘭·柳德米拉》,這是根據民間傳說寫成的,含有民主主義精神。
普希金的聲望和影響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決定讓他到南方去當差,這實際上是一次變相的政治流放。在那裡,普希金寫了熱情浪漫的敘事詩《高加索的俘虜》(1821)、《強盜兄弟》(1822,未完成)、《茨岡》(1824),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表達了詩人嚮往自由的政治情緒。
1830年,普希金的作品多,他寫了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最後兩章、《別爾金小說集》(5個短篇)、四個小悲劇(《吝嗇的騎士》、《莫扎特和沙萊里》、《石客》、《瘟疫流行時的宴會》)、長詩《柯洛姆納的小屋》、歷史諷刺故事《牧師和他的工人巴爾達的故事》,還有近30首抒情詩和一些時論性的文章
30年代的普希金,創作精力仍很旺盛,而沙皇政府對他的迫害活動也在加緊進行。當時,一個逃亡到俄國的法國貴族——丹特士正在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沙皇政府便散布流言,給詩人和他的朋友們寫些侮辱性的匿名信。普希金為維護自己的聲譽,只好與丹特士進行決鬥。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決鬥中腹部受了重傷。2月10日,這位偉大的俄國詩人,心臟停止了跳動。普希金的遺體被從彼得堡運往他先前流放過的地方米依洛夫斯基村,葬於聖山(今名普希金山)鎮教堂墓詩人母親的墓旁。
普希金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他繼承了古代俄國文學的優秀傳統並大大發展了它。在俄羅斯文學中,他為現實主義奪得了主導地位,他的作品成了反映俄國社會的一面鏡子。在各種文學體裁上(抒情詩、敘事詩、詩劇、小說、童話)普希金也為後人提供了優秀的範例。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