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學之柱”, 塔哈·海珊出生。
1889年11月14日
塔哈·海珊
一個自幼就雙目失明的盲童,長大後竟會成為一位舉世敬仰的大文豪,這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現實生活中卻確有其事,他就是埃及著名作家和文藝批評家塔哈·海珊。塔哈·海珊於1889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南部尼羅河左岸小城馬加加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裡。父親在糖業公司當雇員,職低薪微,子女又多,生活異常困苦。塔哈自幼聰明活潑,3歲時因患眼疾不幸雙目失明,成為一個盲童。但是,塔哈決不向命運屈服,他要以堅強的意志去和命運抗爭。他從學習背誦《古蘭經》開始,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學習,25歲在埃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接著,他又到法國留學,他請一位法國姑娘教他法文,為他朗讀書籍。他不但很快掌握了法文,還學會了其他幾國語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塔哈完成了他在法國的學業,回國後在埃及大學任教。他一面翻譯、介紹希臘、羅馬的文學藝術和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豐碩成果,一面整理、研究阿拉伯古代文化遺產,探索發展埃及新文學的道路。1926年他出版《論蒙昧時代的詩歌》一書,全面闡述了他的文學主張。他在書中提出“一切從頭開始”的口號,因此受到保守分子群起而攻之。塔哈在逆境中堅持寫作,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特別是他的自說體小說《日子》代表了他的思想和風格,被認為是埃及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里程碑。他在阿拉伯人民心目中的威信越來越高。他先後擔任過文學雜誌主編、亞歷山大大學校長、教育部長、阿拉伯語言協會會長、阿拉伯國家聯盟文化委員會主任、埃及作家協會主席等重要職務。1973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