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發射飛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
飛彈的起源與火藥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藥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約在13世紀,中國火箭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及歐洲國家。18、19世紀火箭武器進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國才第一次發射了一枚無控液體火箭。20世紀30年代,由於電子、高溫材料及火箭推進劑技術的發展,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飛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飛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飛彈的經驗套用到V—1飛彈和V—2飛彈上。 1944年 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飛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V-1和V-2飛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V-2是最大射程約320公里的液體飛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V-2飛彈對以後飛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zzzv”等幾種地空飛彈,以及X—7反坦克飛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飛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彈道式地地飛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飛彈,40年代後期,美國和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V-2飛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50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飛彈,這批飛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鬥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飛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複雜,發射準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飛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飛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此後,飛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飛彈的發展,一個飛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飛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飛彈防禦體系的機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美國首先於1970年在“民兵”Ⅲ飛彈上實現了帶 3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飛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隨著進攻性飛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飛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飛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飛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飛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50年代初,飛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V—1、V—2飛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飛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飛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英、法兩國也分別於1948和1949年重新開始飛彈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飛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飛彈及多種戰術飛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飛彈。但這時期的飛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飛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飛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 , 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飛彈的性能。巡航飛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飛彈的作戰能力。戰術飛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雷射制導和慣性制導, 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飛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飛彈進入了全面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飛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飛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飛彈,增大潛地飛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飛彈的研製。發展套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飛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為例,從1957年8月21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際彈道飛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20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30多年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表1)。在此期間,戰術飛彈的發展出現了大範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飛彈,如反艦飛彈、反坦克飛彈和反飛機飛彈,發展更為迅速,約占70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飛彈的80%以上。
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鬥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製飛彈。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進行了首次飛彈核武器試驗,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飛彈,1982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飛彈,1999年8月2日發射了新型車載遠程地地戰略彈道飛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 洲際戰略彈道飛彈, 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飛彈。
飛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問世以來,受到各國普遍重視,得到很快發展。飛彈的使用,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規模和範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了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給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飛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既依賴於科學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飛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另外,飛彈技術還是發展航天技術的基礎。自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世界各國已研製成功150餘種運載火箭,共進行了4000餘次航天發射活動。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83.6千克發展到100×10?千克以上;火箭的飛行軌道從初期的近地軌道發展到太陽系深空間軌道。以運載火箭為主要支撐的航天技術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高技術產業,它是人類對外層空間環境和資源的高級經營,是一項開拓比地球大得多的新疆域的綜合技術,它不僅為人類利用開發太空資源提供技術保障,而且還為人類現代文明的信息、材料和能源3大支柱作出開拓性貢獻,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效益。因此,當今世界的航天技術領域已成為各技術先進的大國角逐的重要場所。綜觀世界各國航天技術發展史,幾乎都是與液體彈道飛彈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的。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是由SS—6液體洲際彈道飛彈改裝成的,以後又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東方”號、“聯盟”號和“能源”號等運載火箭,在航天活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也是以“紅石”液體彈道飛彈為基礎改制成的,以後又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體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發展了“雷神”、 “宇宙 神”、“大力神”、“德爾塔”等系列運載火箭。西歐諸國早期聯合研製的“歐洲”號火箭,也是以英國的“藍光”液體彈道飛彈為基礎,直到20世紀80年代又發展研製成功“阿里安”系列運載火箭。同樣,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也是在液體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展望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國際形勢,新的軍事科學理論(包括新的戰爭理論),新的軍事技術與工業技術成就,必將為飛彈武器的發展開闢新的途徑。未來的戰場將具有高度立體化(空間化)、 信息化、 電子化及智慧型化的特點,新武器也將投入戰場。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飛彈正向精確制導化、機動化 、隱形化、智慧型化、微電子化的更高層次發展。戰略飛彈中的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車載機動(公路和鐵路)發射,以提高生存能力;加固固定發射提井,以提高抗核打擊能力;提高命中精度,以直接摧毀堅固的點目標;採用高性能的推進劑和先進的複合材料,以提高“推進-結構”水平;尋求反攔截對策,並在飛彈上採取相應措施。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美、俄兩國服役的部分洲際彈道飛彈性能將得到很大提高。戰術飛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精確制導技術,提高命中精度並減少附帶傷害;攜帶多種彈頭,包括核彈頭、多種常規彈頭(如子母彈頭等)和特種彈頭(如石墨戰鬥部),提高作戰靈活性和殺傷效果;既能攻擊固定目標也能攻擊活動目標;提高機動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採用微電子技術,電路功能集成化,小型化,提高可靠性;採用新型發動機以提高飛彈的機動性和打擊的突然性;實現飛彈武器系統的系列化、模組化、標準化;簡化發射設備,實現偵察、指揮、通信、發射控制、數據處理一體化。
[編輯本段]飛彈的結構
飛彈通常由戰鬥部(彈頭)、彈體結構系統、動力裝置推進系統和制導系統等4部分組成。在飛彈的發展歷程中,也曾出現過不帶戰鬥部的飛彈。
飛彈推進系統是為飛彈飛行提供推力的整套裝置。又稱飛彈動力裝置。它主要由發動機和推進劑供應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核心是發動機。飛彈發動機有很多種,通常分為火箭發動機和吸氣噴氣發動機兩大類。前者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因此不僅可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彈,還可用於在大氣層外飛行的飛彈;後者只攜帶燃燒劑,要依靠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只能用於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彈。火箭發動機按其推進劑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吸氣噴氣發動機又可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以及衝壓噴氣發動機。此外,還有由火箭發動機和吸氣噴氣發動機組合而成的組合發動機。發動機的選擇要根據飛彈的作戰使用條件而定。戰略彈道飛彈因其只在彈道主動段靠發動機推力推進,發動機工作時間短,且需在大氣層外飛行,應選擇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戰略巡航飛彈因其在大氣層內飛行,發動機工作時間長,應選擇燃料消耗低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也可以使用衝壓噴氣發動機)。戰術飛彈要求機動性能好和快速反應能力強,大都選擇固體火箭發動機。但在空面飛彈、反艦飛彈和中遠程空空飛彈里也逐步推廣使用渦噴/渦扇發動機和衝壓噴氣發動機。
飛彈制導系統:按一定導引規律將飛彈導向目標 、 控制其質心運動和繞質心運動以及飛行時間程式、指令信號、供電、配電等的各種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適時測量飛彈相對目標的位置,確定飛彈的飛行軌跡,控制飛彈的飛行軌跡和飛行姿態,保證彈頭(戰鬥部)準確命中目標。飛彈制導系統有4種制導方式:①自主式制導。制導系統裝於飛彈上,制導過程中不需要飛彈以外的設備配合,也不需要來自目標的直接信息,就能控制飛彈飛向目標。如慣性制導,大多數地地彈道飛彈採用自主式制導。②尋的制導。由彈上的導引頭感受目標的輻射或反射能量,自動形成制導指令,控制飛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尋的制導、雷射尋的制導、紅外尋的制導。這種制導方式制導精度高,但制導距離較近,多用於地空、艦空、空空、空地、空艦等飛彈。③遙控制導。由彈外的制導站測量,嚮導彈發出制導指令,由彈上執行裝置操縱飛彈飛向目標。如無線電指令制導、無線電波束制導和雷射波束制導等,多用於地空、空空、空地飛彈和反坦克飛彈等。④複合制導。在飛彈飛行的初始段、中間段和末段,同時或先後採用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的制導稱為複合制導。這種制導可以增大制導距離,提高制導精度。
飛彈制導精度是飛彈制導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也是決定飛彈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擊固定目標時,飛彈命中精度用圓機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個長度的統計量,即向一個目標發射多發飛彈,要求有半數的飛彈落在以平均彈著點為圓心,以圓機率偏差為半徑的圓內。打擊活動目標時,飛彈的命中精度用脫靶距離表示,即飛彈相對於目標運動軌跡至目標中心的最短距離。
飛彈彈頭是飛彈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亦稱飛彈戰鬥部。它由彈頭殼體、戰鬥裝藥、引爆系統等組成。有的彈頭還裝有控制、突防裝置。戰鬥裝藥是飛彈毀傷目標的能源,可分為核裝藥、普通裝藥、化學戰劑、生物戰劑等。引爆系統用於適時引爆戰鬥部,同時還保證彈頭在運輸、貯存、 發射和飛行時的安全。彈頭按戰鬥裝藥的不同可分為飛彈常規彈頭、飛彈特種彈頭和飛彈核彈頭,戰術飛彈多用常規彈頭,戰略飛彈多用核彈頭。核彈頭的威力用梯恩梯當量表示。每枚飛彈所攜帶的彈頭可以是單彈頭或多彈頭,多彈頭又可分為集束式、分導式和機動式。戰略飛彈多採用多彈頭,以提高飛彈的突防能力和攻擊多目標的能力。
10月27日發生的事情:
- 基督少年軍的創辦人、英國爵士威廉·亞力山大·史勿夫出生(1914年逝世)。 1854年發生的事
- 盧泰愚承認收受秘密資金。 1995年發生的事
- 蘇銷毀全部中短程飛彈。 1989年發生的事
- 台北時間11時17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自行研製的傳輸型遙感衛星“中國資源二號”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2002年發生的事
- 中國著名畫家、敦煌藝術研究者李承仙出生。她是常書鴻的夫人(2003年逝世)。 1924年發生的事
- 台灣省霧社爆發高山族同胞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霧社起義,擊斃擊傷占領台灣的日本軍隊近千人。後被日本殖民政府殘酷鎮壓,起義領導人及2000多高山族同胞被殺害。 1930年發生的事
- 百年巨鱘首次被捕獲。 1992年發生的事
- 俄國大公伊凡三世逝世(生於1440年)。 1537年發生的事
-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任弼時逝世(生於1904年)。 1950年發生的事
- 50年前好萊塢“黑名單”平反,好萊塢終於向那些曾經遭受迫害的電影界人士表示歉意 1997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