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出生
1926年10月15日
米歇爾·福柯
米歇爾·福柯1926年出生於法國普瓦捷的一個鄉村家庭,其父保羅是一個外科醫生。他的原名是保羅-米歇爾·福柯,後來他將名字中的保羅放棄了,這可能和他同他父親之間相當緊張的關係有關。他一開始的成績中上,但當他進入耶穌會辦的一個中學後,他的成績十分優秀。在這段時間裡,普瓦捷屬於維希法國,後來被德國占領。戰後,福柯進入了有名的高等師範學校,這是法國傳統的通向學術生涯的門戶。
福柯在高等師範學校的時間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時法國對德國哲學家如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和尼采的興趣越來越強,福柯的教授之一,讓·依波利特,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翻譯家和德國哲學的專家。梅洛·龐蒂當時也在高等師範學校教學,他對於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課程在包括福柯在內的一部分學生中非常受歡迎。在他在高等師範學校的後期,他與法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史學家之一,喬治·康奎荷姆,建立了關係。
福柯在高等師範學校的私人生活並不快樂,他患有嚴重的憂鬱症,甚至企圖自殺。他受到一個心理學家的看護。雖然如此,或者正因為如此,他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因此他不但得到了哲學的教育,而且還得到了心理學的教育,他甚至參加了這門學科的臨床實踐,在那裡,他與路德維希·賓斯萬格爾等思想家接觸。
最後福柯還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如其他許多師範大學學生,他在1950年至1953年間是法國共產黨員。他是被他的教師阿爾都塞介紹進去的。與其他許多人相同,他因為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的情況退出了共產黨。與其他許多人不同的是他從未參加過共產黨的活動。
1950年福柯通過畢業考試,他在師範大學教了一段時間書,但他對此並不感興趣,因此他很快就離開了法國。他的一個教師和朋友喬治·杜梅澤爾為他找到了一個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作為法國文化代表的職位,從1954年到1970年他在烏普薩拉大學、在波蘭華沙和在德國漢堡大學充當文化代表。此後他到法國克萊蒙費朗第一大學教哲學,在那裡他遇到了丹尼爾·德菲。只要他在法國,他後來就一直與德菲生活在一個非單配性的關係中。
當德菲的軍事生涯將他指派到突尼西亞後,福柯跟著德菲來到突尼西亞大學。在那裡,他參與了1968年的學潮。他受這場學潮的影響很深。鑒於1968年的經驗,法國政府在巴黎近郊建立了實驗性的梵森大學(Paris VIII-Vincennes) ,福柯成為其哲學系的主任。他任命了很多年輕的左派知識分子,他們激進的結果迫使法國教育部撤回了許多這個系的任命。1970年他被任命為法國最有權威的學術體系,法蘭西學院的思想體系史的教授。他的政治活動更加加強了,他幫助建立了“監獄信息組”(Prison Information Group,PIG)為被關押人員提供聲明他們的要求的路徑。
福柯後來在美國待了很久,首先在水牛城大學,後來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福柯在舊金山的同性戀社群中,尤其在BDSM社群中的活動使他染上了愛滋病,因為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種病。1984年福柯在逝世於巴黎,一開始一些他的朋友和家庭成員否認他死於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