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漫畫結集面世
1926年9月30日
1926年9月30日
豐子愷漫畫結集面世
燕歸人未歸
1926年9月30日,開明書店出版了《子愷漫畫》,這是以居士風度見稱於世人的豐子愷先生的一本隨筆即興式的作品集。豐子愷把自己的漫畫創作分為四個時期:描寫古詩句時代,描寫兒童相的時代,描寫社會相的時代,描寫自然相的時代,初期所作描繪古詩詞句的畫,有《翠拂行人首》、《月上柳梢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豐子愷以自己的孩子為模特兒,創作了《瞻瞻底車》、《阿寶赤膊》、《花生米不滿足》等充滿童趣的漫畫。描寫“社會相”的漫畫,有以熟悉人物為模特兒的《編輯者》、《明日的講義》;有以農家、小販等為題的《話桑麻》、《餛飩擔》、《頭彩十六片》;有以都市工人、堂倌、傭工、清道夫乃至乞丐等窮苦人為題的《渴者》、《腳夫》、《人如狗,狗加人》等。在漫畫“自然相”時,作者希望自己的眼“從惡歲轉入永劫”,他的筆下開始出現《油壁車輕蜀道難》、《滿山紅葉女郎樵》等風景畫。從日本歸國後,豐子愷於春暉中學任教。一次,豐子愷信手把春暉中學校務會議上“那垂頭拱手而伏在議席上的各同事的倦怠的姿態”畫了下來,並把它貼在門背後欣賞。從此,豐子愷不斷地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瑣事和景象趁興畫出,有時把自己平日所喜愛的古詩句詞句也“譯作小畫,粘在座右,隨時欣賞”。在創作這些小畫時,豐子愷並沒有想到拿去發表。1925年朱自清在他與俞平伯合辦的不定期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上,首次公開發表了豐子愷的一幅小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鄭振鋒看到這幅小畫後,便向朱自清了解了豐子愷的情況,並通過胡愈之向豐子愷索畫,在他主編的《文學周報》上陸續發表。鄭振鐸把這些畫稱之為“漫畫”。
鄉村學校的音樂課
瞻瞻的車
斷線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