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著名軍事家庫圖佐夫出生。
1745年9月16日
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戈列尼謝夫—庫圖佐夫)(1745.9.16—1813.4.28),俄國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俄國元帥(1812)。
庫圖佐夫1745年生於彼得堡的中將軍事工程師家庭。1759年炮兵工程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761年晉為準尉,並根據本人請求調往阿斯特拉罕步兵團任連長。任職不到1年,工作很有成績。1762年起任雷瓦爾總督的副官,同年晉為大尉。1764—1765年在部隊服役,任獨立支隊支隊長。1767年參加新法典編纂委員會的工作。1770年調到駐南方的第1軍團,參加了1768年就已開始的俄土戰爭。
庫圖佐夫在魯緬采夫和 蘇沃洛夫 兩位統帥指揮下,在十八世紀後半期的俄土戰爭中所積累的作戰經驗,對他成長為軍事長官具有重要意義。1768—1774年俄土戰爭期間,庫圖佐夫任佇列軍官和參謀,曾參加在坑凹墓地、拉爾加河及卡古爾河等地的決戰,表現英勇剛毅、積極主動。因作戰有功晉為少校。任軍作戰部長(參謀長)時,是軍長的得力助手。1771年因在波佩什蒂作戰有功晉為中校。
1772年調到克里木第2團。1774年7月在阿盧什塔以北舒馬村(今庫圖佐夫卡)附近的戰鬥中,當時任營長的庫圖佐夫鬢角和右眼受重傷,遂赴國外治療,先後到過普魯士、奧地利、英國和荷蘭。回國後,1776年起於克里木在蘇沃洛夫屬下工作近6年,蘇沃洛夫委之以組織保衛克里木沿岸這一重任。1777年晉為上校,任盧甘斯克長槍團團長,後任馬里烏波爾輕騎兵團團長。1782年晉為準將,1784年晉為少將。1785年起任由他組建的布格獵騎兵軍軍長。他在任該軍長和訓練獵騎兵期間,為這支部隊制定了新的戰術方法,並寫成專門的指南。
1787—1791年俄土戰爭初期,庫圖佐夫受命保衛沿布格河的俄國西南邊境。1788年夏率領獵騎兵軍參加了奧恰科夫作戰,再次負傷。後指揮不同的兵團在阿克爾曼、考沙內、賓傑里等地作過戰。1790年12月指揮第6縱隊強攻並占領伊茲梅爾,戰功卓著。蘇沃洛夫對庫圖佐夫部隊的戰鬥行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庫圖佐夫在攻占伊茲梅爾(參見伊茲梅爾戰役)後升為中將,並任該要塞司令。在多次擊退企圖奪取伊茲梅爾的土軍後,於1791年6月15日發起出敵不意的突擊,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2、3萬土軍。在默欽交戰(1791)中,庫圖佐夫極其巧妙地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給土軍以毀滅性打擊。
庫圖佐夫由於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到十八世紀末已成為最有名望的俄國軍事長官之一。他和蘇沃洛夫一樣,堅決摒棄那些絲毫不能發揮下級積極性的過時而死板的線式戰術方法。非常重視在戰鬥中堅決、靈活、主動、廣泛地利用機動等戰術原則。他在軍事學術方面素來敢於大膽創新。
庫圖佐夫是天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1792年被派往土耳其任特命大使。解決了一系列有利於俄國的重要問題,並使兩國關係有了很大改善。1794午任陸軍貴族武備學校校長,努力改善軍官的訓練工作:增設戰術、軍事歷史等課程,重視培養未來軍官的軍人責任感、無畏精神和主動性。1795年起任駐芬蘭部隊司令和監察員。1798年晉為步兵上將。他還勝利完成了在普魯士的外交使命。在柏林僅逗留兩個月,就把普魯士爭取到俄國一邊反對法國。曾任立陶宛督軍(1799—1801)和彼得堡督軍(1801—1802)。1802年失寵,被免去軍職,在自己的莊園閒居。
1804年俄國參加了反對拿破崙一世侵略的同盟(參見拿破崙戰爭),1805年俄國政府向奧地利派出了兩支軍隊,庫圖佐夫任其中一支軍隊的總司令。1805年8月他指揮的5萬俄軍向奧地利開進,但奧軍尚未來得及同俄軍會師就在烏爾姆被拿破崙擊潰(參見烏爾姆戰役)。因而形成庫圖佐夫軍隊單獨面對具有極大優勢兵力敵人的局面。庫圖佐夫為了保存軍隊,於1805年10月進行了從布勞瑙到奧爾米茨的著名的退卻機動行軍,並在阿姆施泰滕戰敗繆拉,在迪恩施泰因戰敗莫爾季耶,使俄軍脫離了被合圍的危險。這次行軍作為戰略機動的出色典範載入俄國軍事學術史冊。庫圖佐夫原擬將軍隊從奧爾米茨(今奧洛穆茨)撤至俄國邊界,以便在俄國援軍和來自北義大利的奧軍到達後,轉入堅決反攻。但盟軍不顧庫圖佐夫的意見,在亞歷山大一世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催促下,尚未集結完畢,就轉入了進攻。12月2日開始了著名的奧斯特里茨戰役。儘管俄軍英勇作戰,庫圖佐夫在作戰過程中也曾試圖扭轉局勢,但終歸失敗。雖然亞歷山大一世當時實際上沒有讓庫圖佐夫指揮軍隊,但卻把失敗的責任推諉於他。1806年9月庫圖佐夫任基輔督軍。1808年3月被派往摩爾達維亞軍隊任軍長。因和總司令普羅佐羅夫斯基元帥在有關繼續作戰的問題上發生分歧,1809年6月調任立陶宛督軍。
1811年,對土耳其的戰爭陷入絕境,而國際局勢又要求採取有效行動,亞歷山大一世任命庫圖佐夫為摩爾達維亞軍隊總司令。庫圖佐夫於1811年4月初到達布加勒斯特任職。在魯什丘克交戰(1811)(1.5萬俄軍對6萬土軍)中大敗敵軍,從而為徹底擊潰土軍奠定了基礎。庫圖佐夫故意把俄軍撤至多瑙河左岸,迫使敵人脫離基地兵分兩路,然後巧妙地實施機動,轉入進攻,在斯洛博齊亞合圍並擊潰了4萬土軍。和土耳其簽訂了有利於俄國的布加勒斯特和約(1812)。這項條約保證了俄國西南邊界的安全,並使土耳其不能參加拿破崙對俄國的遠征。這是軍事和外交上的一個重大勝利,它改善了俄國在1812年衛國戰爭開始前的戰略形勢。雖然俄軍在對土戰爭中戰績輝煌,但由於亞歷山大一世對庫圖佐夫懷有惡感,再次撤銷了他在軍隊的領導職務。
1812年衛國戰爭初期,庫圖佐夫於7月先後當選為彼得堡義勇軍和莫斯科義勇軍司令。俄軍放棄斯摩棱斯克後,由於軍事局勢緊張以及軍隊和人民的堅決要求,亞歷山大一世被迫於8月20日任命庫圖佐夫為俄軍總司令。8月29日庫圖佐夫重返軍隊。由於敵人兵力占巨大優勢,俄軍又無後備兵力,庫圖佐夫不得不把軍隊撤到俄國內地。拿破崙企圖犄仗優勢兵力擊潰俄軍,力求進行總決戰。庫圖佐夫為對付拿破崙這個計畫,採取了更加完善的鬥爭方式,始而零星交戰、迂迴機動並積極防禦,隨後轉入堅決進攻。得到少量援軍後,他決定在莫斯科接近地博羅季諾與拿破崙交戰。博羅迪諾戰役於9月7日開始。拿破崙企圖在這次交戰中消滅俄軍,打開去莫斯科的通路,迫使俄國投降並接受和約條件,但他未能達到目的。俄軍在這次大戰中粉碎了拿破崙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並為以後的勝利打下牢固基礎。然而要徹底擊潰拿破崙軍隊只能通過反攻來實現,但俄軍沒有足夠的兵力、彈藥和糧食,國內也沒有訓練好用於補充減員的後備兵力。沙皇政府沒有及時採取加強軍隊、制止敵人繼續前進的措施。庫圖佐夫為保存俄軍的戰鬥力,決定放棄博羅季諾陣地,隨後又放棄了莫斯科。
放棄莫斯科後,庫圖佐夫隱蔽地實施了翼側塔魯季諾機動(1812年),使軍隊避開法軍突擊,集中在塔魯季諾村地區,切斷了拿破崙向俄國南部地區前進的通路,為組織和準備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在短期內順利地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在數量上形成了對拿破崙軍隊的優勢。俄軍得到後備軍和義勇軍的加強後,便積極行動,在所有的敵占區廣泛展開游擊活動。拿破崙軍隊不斷被俄軍和游擊隊的小規模戰鬥所削弱,精疲力竭,離開了基地,缺乏糧食和冬裝,士氣大為低落。
庫圖佐夫在塔魯季諾的活動是大量而又多方面的:他指揮部隊,管理宣布為戰時狀態的各省,組織後備軍補充軍隊,開展游擊運動和統一游擊隊活動,用正規部隊加強游擊隊。
拿破崙與俄國訂立和約的企圖失敗後,於10月19日開始從莫斯科撤退。他原擬揮師南下,取道有糧秣儲備的卡盧加地區。但在10月18日的切爾尼什尼亞河戰鬥和10月24日小雅羅斯拉韋茨的激戰中失利,被迫從已被法軍毀壞殆盡的斯摩棱斯克大道撤退。庫圖佐夫組織俄軍轉入反攻,使拿破崙軍隊不斷遭受正規軍和游擊隊的打擊。法軍潰不成軍,殘部在別列津納河被擊潰,向邊界逃竄。庫圖佐夫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消滅了被認為不可戰勝的拿破崙大軍。庫圖佐夫由於1812年對俄軍指揮有方,被封為斯摩棱斯克公爵並榮獲最高戰功勳章——一級喬治勳章(1812.12.12)。
俄軍於1813年1月越過邊界進入西歐。庫圖佐夫由於健康受到嚴重損害,這次遠征未能參加到底。1813年4月28日在西里西亞的一個小城本茨勞(今波蘭博萊斯瓦維茨)去世,他的遺體作防腐處理後運回彼得堡,葬於喀山大教堂。
庫圖佐夫渡過了50餘年戎馬生涯,軍事知識淵博。他是當時西方最有學問的人之一,精通法、德、英、波蘭和土耳其語。庫圖佐夫把俄國軍事學術提到嶄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為了對付拿破崙總決戰的戰略,庫圖佐夫採取了在較長的時間和較廣闊的區域內,圍繞統一的戰略意圖進行一系列交戰和戰役,去奪取勝利。他的戰略特點是:行動堅決,力爭全殲敵人,作戰形式多樣,機動廣泛大膽,並考慮取勝的實際可能,他是勝利的最偉大的組織者,善於及時準備好消滅敵人所需的一切條件,全力以赴達到主要目的。1812年衛國戰爭中實施的反攻,是他統帥藝術的卓越範例。庫圖佐夫是卓越的軍事理論家,他的進步觀點在命令和教令中都有反映。
十九世紀貴族資產階級的官方歷史文獻對庫圖佐夫的歷史功績不但沒有給以足夠的評價,還力圖加以貶低,說庫圖佐夫僅僅是亞歷山大一世“天才”計畫的有才幹的執行者。
在蘇聯時期,庫圖佐夫的軍事才能才得到公認。蘇聯軍事科學對他當時在戰爭性質上所持的進步觀點作了正確的評價。衛國戰爭時期蘇聯設有一級、二級(1942.7.29)和三級(1943.2.8)庫圖佐夫勳章。約7000人和許多團、旅、師、軍事院校獲得這一勳章。為紀念俄軍戰勝拿破崙侵略軍,1973年在莫斯科建立了庫圖佐夫紀念碑。
9月16日發生的事情:
- 越南抗法戰爭越中邊界戰役開始 1950年發生的事
- 敘利亞被宣布為獨立國家,“自由法國”領導人同意這一決定。 1941年發生的事
- 天文學家發現池谷 1965年發生的事
- 德國生理學家,1910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獲得者阿爾布雷希特·科塞爾誕生出生。 1853年發生的事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就陳水扁鼓吹“台獨”分裂言論一事發表談話 2007年發生的事
- 敦煌月牙泉重現風采 1989年發生的事
- 墨西哥多洛雷斯教區神甫伊達爾哥,發動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起義 1810年發生的事
- 國畫大師齊白石在北京病逝。 1957年發生的事
- 周恩來組織參加的覺悟社成立 1919年發生的事
- 北洋政府首領,中華民國第二屆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出生。 1859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