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93年>> 9月13日

巴以簽署和平協定

1993年9月13日

 

希伯倫是約旦河西岸朱迪亞山區南部谷地的一座古老的巴勒斯坦城市,距耶路撒冷40公里,市區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海拔930米。城內約有12萬巴勒斯坦人和450多名猶太人,城中的易卜拉欣清真寺內有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供奉的先知亞伯拉罕及其子孫的墓地。這裡曾先後居住過古代閃米特族的迦南人、猶太人、羅馬人以及阿拉伯人。公元前19世紀,猶太人的祖先來到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3世紀下半葉猶太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史稱以色列王國。公元7世紀中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希伯倫一直處於穆斯林統治之下。12世紀初至13世紀中葉,希伯倫曾遭受十字軍鐵蹄的蹂躪。
  1923年至1948年,希伯倫成為巴勒斯坦委任統治地的一部分。1950年希伯倫併入約旦,成為約旦哈利勒省省會。1965年阿拉法特曾在這裡組織巴勒斯坦游擊隊,進行反抗以色列入侵和占領的鬥爭。1967年“六日戰爭”,以色列占領了包括希伯倫在內的約旦河西岸大片巴勒斯坦土地,希伯倫成為以色列管轄的一部分。
  1979年猶太人在市中心建起一個猶太移民定居點,使希伯倫成為約旦河西岸被占領土上唯一的市中心建有猶太移民定居點的巴勒斯坦城市。在希伯倫市,400多名猶太人生活在12萬巴勒斯坦居民中間,雙方關係一直緊張,1994年2月曾發生一猶太移民闖入易卜拉欣清真寺開槍打死打傷100多名巴勒斯坦人的嚴重流血事件。為了保護猶太定居者的安全,以色列在那裡派駐了3個營的兵力。
  根據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華盛頓簽署的關於巴勒斯坦自治安排的原則宣言,在巴勒斯坦自治的第二階段,以軍應從約旦河西岸的所有巴勒斯坦聚居區撤出並重新部署,把民政權力移交巴方;巴勒斯坦選舉產生正式的自治權力機構。但是,以色列拒絕從希伯倫撤軍,並以保護希伯倫猶太定居者安全為由要求對該市作出特殊安全安排,強調在過渡期內不拆除該市定居點,由以方負責全市安全。鑒於希伯倫的特殊情況,巴方同意以軍在希伯倫暫時留駐部分軍隊,但條件是以方必須承認希伯倫是一座巴勒斯坦城市,並制訂出分階段撤軍時間表,市內敏感區域的安全巡邏應由雙方聯合執行。
  1995年9月28日,巴以簽署了關於以“土地換和平”擴大巴勒斯坦自治範圍的協定。根據協定,以色列應在1996年3月完成從希伯倫撤軍的工作。但以色列以保護希伯倫市內猶太人定居者的安全為由,遲遲不肯撤軍。1996年6月,以色列利庫德集團上台後,巴以就希伯倫問題重開談判。經過7個多月的艱苦談判,巴以雙方終於在1997年1月簽署了希伯倫問題協定。根據協定,希伯倫市80%的地區由巴方控制,另外20%的地區由以方控制。1997年1月17日,以色列完成了該市80%地區的撤軍工作。
  長期以來,希伯倫市區的暴力衝突一直比較頻繁。以方以保護市內猶太人的安全為由在希伯倫市內外部署約1000人的兵力。
  巴以希伯倫問題協定
  1997年1月15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在以色列與加薩走廊邊界的埃雷茲就《希伯倫重新部署議定書》和關於希伯倫問題之外有關問題的《備忘錄》達成協定。1月17日,雙方代表在耶路撒冷正式簽署了協定及有關檔案。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撤出希伯倫和安全安排以色列將在10天內從希伯倫的80%領土上撤軍。以色列將保留對希伯倫的20%領土和猶太定居者的安全管理。希伯倫將有400名巴解組織警察。這些警察配備200支手槍和100支步槍。4支16人巴解快速反應部隊將處理特別安全問題。配備步槍的快速反應部隊需經共同批准後才能在毗鄰猶太人定居點的地區採取行動。
  以色列一巴解組織聯合巡邏隊將在自治區和希伯倫的一些地區,特別是俯瞰猶太人定居點的高地和周圍地區巡邏。允許進入以色列管理的地區的聯合部隊將只處理涉及阿拉伯人的事件。
  巴解組織將守衛在它掌管下的地區的猶太聖地。
  巴解組織對以色列管理的地區的阿拉人期有民事管轄權。
  二、對臨時和平協定的相互承諾雙方再次保證遵守巴解組織和以色列前政府簽署的1995年臨時協定。
  以色列將從1997年3月開始分3個階段撤離西岸農村地區。按照附在這項協定中的美國給內塔尼亞胡總理的一封信,撤至猶太人定居點和“某些指定的軍事地點”的第3階段撤軍應在1998年年中前完成。
  雙方將在希伯倫撤軍後兩個月內開始舉行最後地位問題的和平談判。
  巴解組織將完成對其憲章中規定摧毀以色列的條款的修改。
  巴解組織承諾打擊“恐怖”組織,沒收非法武器,保持警察部隊不超出和平協定規定的範圍,把治理活動限於自治地區。

9月13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