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十月革命武裝起義組織者之一捷爾任斯基出生
1877年9月11日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
【人物簡介】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原蘇聯黨和國家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全俄肅反委員會(克格勃的前身)主席、蘇聯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等職。克格勃的創始人。蘇聯第一代領袖中威望最高者之一。
1877年9月11日,捷爾任斯基誕生於俄屬波蘭維爾諾省(今明斯克州斯托耳勃齊區)奧希米揚內縣捷爾任諾沃小莊園裡的一個小地主貴族的家庭,猶太人。1887年8月,入維爾諾第一中學學習。1894年秋,加入維爾諾社會民主主義小組。1895年秋加入了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參加該黨的國際主義左翼,領導維爾諾手工業和工廠徒工小組。1896年4月,從維爾諾中學自願退學。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蘇聯克格勃的前身、全俄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的創始人。以秘密警察的紅色恐怖手段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1897年3月,捷爾任斯基在維爾諾轉移到科夫諾從事革命工作,出版第一期波蘭文地下報紙《科夫諾工人報》,並領導了阿列克索特(科夫諾市郊區)的罷工鬥爭。1897年7月,因叛徒告密第一次被捕,判處3年流放。1899年8月,從流放地維特亞卡省秘密逃回到維爾諾,後轉到華沙。在這裡繼續從事工人運動,成立“社會民主黨工人聯合會”;赴維爾諾就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實行統一事同維爾諾組織商談;被選入組織總部。1900年1月,捷爾任斯基再次被捕,判處五年流放。1902年6月,在流放途中逃跑,回到華沙,再到國外。8月,參加了波蘭五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在柏林召開的代表會議。會議根據他的倡議決定成立波蘭五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國外委員會並出版黨的機關刊物《紅旗報》。捷爾任斯基被選為黨的國外委員會委員。
1903年7月,捷爾任斯基參加了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作出了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實行統一的決定。捷爾任斯基被選為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總執行委員會委員。
1906年4月,捷爾任斯基參加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第一次見到列寧。12月被捕。1907年5月中,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缺席當選為黨中央委員。5月底,捷爾任斯基被保釋出獄。1908年4月,又遭被捕,被判終身流放西伯利亞。1909年底,第三次從流放地逃出,他秘密回華沙,然後赴柏林。此後,秘密地到克拉科夫、華沙、羅茲等地從事地下革命工作。1912年9月,他第6次被捕,被判處3年苦役。1916年5月,被莫斯科高等法院判處6年苦役。1917年二月革命後獲釋。同年10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當選為黨中央領導武裝起義的革命軍事總部成員,被彼得格勒蘇維埃選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是十月革命的組織者之一。革命勝利後在第二次全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俄中央執委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12月根據列寧提議,擔任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設委員會主席。1918年初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問題上持錯誤立場,接近“左派共產主義者”。1919年任內務人民委員。1920年5月任西南方面軍後勤部長。1921年1月任全俄中央執委委員會改善兒童生活委員會主席,3月任改善莫斯科工人生活委員會主席,4月任交通人民委員、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和內務人民委員。1923年9月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國家政治保全總局局務委員會主席。1924年2月任蘇聯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 。同年6月當選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同年6月當選為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24—1926年任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26年7月20日因心臟病逝世於莫斯科。著有《捷爾任斯基選集》《獄中日記和書信》等。
捷爾任斯基於1926年7月20日逝世。史達林在悼詞中用“燃燒”二字來形容捷爾任斯基的戰鬥一生,捷爾任斯基的死,對史達林來說正是時候。在此之前,他已在列寧去世後的長期的權力爭鬥中取得了勝利。捷爾任斯基就算沒有任何功績,他也未必會同意史達林的做法,即把國家政治保衛總局用作同黨內持不同政見者鬥爭中的離間和欺騙的工具,儘管這些方法他也曾毫不猶豫地用來反對共產黨人的敵人。列寧去世後,捷爾任斯基成了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的主席和國家政治保衛總局主席。無疑,他是會反對那些對工業部門中的“資產階級專家”的攻擊,會反對幾年後史達林在農村開始的殘酷的階級鬥爭的。在去世前三小時所作的“言辭激烈的講話”中,捷爾任斯基頭一次如此不留情面地批評了黨的機構:“我一看到我們黨的機構,看到我們的組織體系,看到我們不可置信的官僚現象、懈怠的工作效率,以及極端混亂狀態,我就感到恐懼。”
【捷爾任斯基履歷】
1877年生於維爾納省(今明斯克州)奧施米揚內縣捷爾任諾沃村,出身小地主貴族家族。
1895年加入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左翼組織,積極參加波蘭和俄國革命運動,屢遭監禁和流放。
1897年3月,捷爾任斯基在維爾諾轉移到科夫諾從事革命工作,出版第一期波蘭文地下報紙《科夫諾工人報》,並領導了阿列克索特(科夫諾市郊區)的罷工鬥爭。
1897年7月,因叛徒告密第一次被捕,判處三年流放。
1899年8月,從流放地維特亞卡省秘密逃回到維爾諾,後轉到華沙。在這裡繼續從事工人運動,成立“社會民主黨工人聯合會”;赴維爾諾就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實行統一事同維爾諾組織商談;被選入(中央)組織總部。
1900年1月,捷爾任斯基再次被捕,判處五年流放。
1902年6月,在流放途中逃跑回華沙,再到國外。8月,參加了波蘭五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在柏林召開的代表會議。會議根據他的倡議決定成立波蘭五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國外委員會並出版黨的機關刊物《紅旗報》。捷爾任斯基被選為黨的國外委員會委員。
1903年7月當選為波蘭—立陶宛王國社會民主黨總行委員會成員。積極參加1905至1907年的俄國革命。
1906年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並作為波蘭—立陶宛王國社會民主黨代表,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機關報編輯部工作。同年10月被捕。
1907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缺席當選為中央委員,同年5月被保釋出獄。1908年4月再次被捕,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1909年11月逃出柏林。1910至1912年在華沙、琴斯托霍瓦等地活動。1911年參加了列寧在巴黎主持召開的國外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議。1912年9月被捕,囚於華沙城堡。後被判處服苦役多年。1917年二月革命後獲釋。
1917年10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當選為黨中央領導武裝起義的革命軍事總部成員,被彼得格勒蘇維埃選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是十月革命的組織者之一。
十月革命勝利後在第二次全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俄中央執委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
1917年12月根據列寧提議,擔任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設委員會主席。
1918年初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問題上持錯誤立場,接近“左派共產主義者”。
1919年任內務人民委員。
1920年5月任西南方面軍後勤部長。
1921年1月任全俄中央執委委員會改善兒童生活委員會主席。
1921年3月任改善莫斯科工人生活委員會主席。
1921年4月任交通人民委員、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和內務人民委員。
1923年9月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國家政治保全總局局務委員會主席。
1924年2月任蘇聯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
1924年6月當選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4至1926年任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26年7月20日因心臟病逝世於莫斯科。其著作有《捷爾任斯基選集》《獄中日記和書信》等。
【捷爾任斯基:“契卡”的創始人】
1917年的12月20日,距離紅色蘇維埃成立之後數星期,根據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提議,蘇維埃政權成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並親自擔任主席,人們按照俄羅斯的習慣,給了個簡稱“契卡”,從此,“契卡”聞名於世界。“契卡”在蘇聯建國初期的混亂局面下,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耳熟能詳的保爾·柯察金,參加革命後就曾經在“契卡”工作。在捷爾任斯基的領導下,契卡為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和國家建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比如剿滅叛亂,清除流氓、黑幫、娼妓等社會醜惡,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線,設立孤兒救助機構,救助戰亂和饑荒造成的孤兒等等。
當然,由於階級鬥爭的殘酷性,被革命推翻的沙皇貴族階級、資產階級、富農階級、反動軍閥、極端民族主義勢力等在西方勢力的唆使和縱容支持下,在公開和隱蔽的戰線與契卡進行了殊死搏鬥,在你死我活的情勢下,捷爾任斯基是強硬而堅決的,因此獲得了“鐵腕”的稱號,被稱為“鐵腕費利克斯”,在極短的時間內,新生的紅色政權就穩住了社會局勢,蘇聯進入了正常發展階段,同時。契卡還擔負著與共產黨和蘇維埃政權內部的貪污腐敗分子作鬥爭的人物,捷爾任斯基也自然是“鐵腕”待之。契卡後來隨著蘇聯政治結構的演變。成為世界所熟知的“克格勃”(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國家安全局。